家有宝宝网

孩子有嫉妒心理怎麼辦_孩子嫉妒心理重原因

養生之道網導讀:

孩子有嫉妒心理怎麼辦?從心理學家研究得出了這樣的一個結論,嫉妒是人類一種很直接的表現,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小孩,都會出現這樣的心理。那麼,孩子有嫉妒心理怎麼辦?

孩子有嫉妒心理應該怎麼辦?

1、要防止幼兒嫉妒心理的產生

家長應該經常關心孩子,注意他們身上可以閃光的點,尤其孩子的年齡一直在增加,給予一些表揚是很重要的。當然,家長對孩子的表揚,稱讚要恰當,不能過分誇大,應該客觀,實事求是。避免過對的讚揚,給孩子帶來一種驕傲的心理反應。

2、孩子有嫉妒心理應及時疏導

每個孩子的自尊心是存在的,所以先要給他們建立起個人的自信心,這樣以後不管是在學習上或者是開朗性格的建立,都有幫助。一般的孩子見別的小朋友獲獎,往往心裡會不太好受,家長此時應注意進行感情引導,也就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用另一種積極情感來沖淡和代替傷害性的情感。

當孩子出現嫉妒心裡的時候,家長應該採取一些輕鬆的聊天方式,先給孩子一個最大的鼓勵,讓他們覺得自己擁有的關心往往比別人的都多。這時家長不能用一些刺激性的語言,“人家怎麼能做好,你真笨!”“沒出息”等等。

專家解釋出現嫉妒心理的孩子,內心都是充滿著一種自卑的感覺,認為自己沒有什麼優勢等等,這時孩子已經是妒火中燒了,再聽這些,無疑是火上加油,不但鼓勵不成,反而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家長注意培養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很有必要。

3、已經產生嫉妒心理的孩子要做工作

家長需要用更加寬容的心來對待孩子,不要提出太高的要求,教會他們用寬闊的心來容納別人,看見別人的長處,並且從中懂得自我學習。從小就養成寬容,厚道,友善等健康的心理品質,讓幼兒虛心學習別人的優點,不驕不躁,這樣對孩子的一生都將有好處。

孩子有嫉妒心理應該怎麼辦?當家長瞭解了孩子自身的嫉妒心理反應的時候,應該跟孩子進行聊天,說一說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可以這麼的優秀,他們都是怎麼努力做到的。有一點點嫉妒心理,孩子反而會充滿更多學習的動力,這樣才能夠有完善自我的機會。

幫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

嫉妒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它帶來的後果往往是競爭、攻擊和對立。嫉妒心理對孩子的人際交往具有不良的影響,會妨礙孩子的進步。對於嫉妒心強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做好心理疏導工作。而幫孩子克服嫉妒心,家長可以嘗試這樣做:

1、對於孩子的嫉妒要有正確的理解。小孩子的思想是很單純的,之所以看到媽媽抱了一下別的寶寶就哭鬧,是因為他以為媽媽不要自己了。類似這樣的嫉妒所反映出來的不是道德敗壞、品行低下,而是孩子對媽媽的愛,是一種本能。所以家長們千萬不要大驚小怪,也不要責駡,而是要想辦法正確引導。

2、要正視孩子的情感。當孩子對於你關心其他小弟弟、小妹妹多一些而表現出憤怒的時候,你不要大聲呵斥他,更不要說"你真是個壞孩子""這麼不懂事"這一類會傷害孩子的話,而應該溫柔地告訴他:"弟弟妹妹還小,需要照顧,但是媽媽更愛你,只是現在要暫時請你當個小大人,等一會兒媽媽就來陪你玩,好嗎?"明確告訴他在大人心中的分量並沒有因為其他孩子有所改變,並且要讓他學會愛、照顧其他的孩子。

3、要把握分寸。儘管孩子的嫉妒並不是道德問題,但家長也不能因此就不重視甚至忽視了顧及孩子的感受。如果家裡來了小客人,父母對於他們的態度不要過於熱絡,不可為了盡地主之誼而有著明顯的厚此薄彼。孩子也是很敏感的,尤其在對待父母關愛這一方面,有時候或許大人是無心的,但孩子卻都放在了心上。在招呼小客人的同時,也要注意把自己的孩子也包括在內。

4、要充分關心孩子。如果孩子頻頻有嫉妒情緒流露出來,這就是在提醒家長們該思考一下,是不是對孩子的關注和愛護太少了,以至於讓孩子時常產生"爸媽是不是不愛我了"這樣的錯覺。對於小孩子來說,父母的關愛就是安全感和歸屬感的來源。多花一點時間陪伴孩子,他們的失落感和不安感就會減少許多。

5、幫助孩子找到自身的優勢。有時候嫉妒和羡慕僅僅只是一線之隔,當孩子看到別人有漂亮的裙子,想著"真是一條漂亮的裙子啊!如果我也有,那該多好啊",這就是羡慕;如果想的是"為什麼她有這樣的裙子,我卻沒有,我不管,我也要",這就變成嫉妒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要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閃光點,比如在剪紙方面有天賦,比如身體的協調性很好等等。讓孩子知道自己也有能讓別的孩子羡慕的地方。

6、正確利用嫉妒。嫉妒其實是一把雙刃劍,利用得當,完全可以變成激勵孩子的動力。因為有嫉妒心的孩子,說明他也有很強的自尊心。如果看到別的孩子比自己好,心裡一定會有股子不服氣。家長在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數落他,說"你真沒用""你看看誰誰,比你強多了"這一類的話,也許大人的本意是想刺激孩子更加努力,但這種措辭很明顯也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家長要做的應該鼓勵孩子積極進取,與小朋友們良性競爭,告訴他只要盡力付出了就已經收穫了成功,就是好孩子。要時刻對孩子說"你行的,要相信自己有潛力",而不是一味地潑冷水。只有這樣,孩子的負面情緒才能夠轉化為積極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