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產後吃雞蛋有哪些誤區


雞蛋是人類最好的營養來源之一,雞蛋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及有高生物價值的蛋白質。

雞蛋的營養價值

對人而言,雞蛋的蛋白質品質最佳,僅次於母乳。一個雞蛋所含的熱量,相當於半個蘋果或半杯牛奶的熱量,但是它還擁有8%的磷、4%的鋅、4%的鐵、12. 6%的蛋白質、6%的維生素D、3%的維生素E、6%的維生素A、2%的維生素B、5%的維生素B2、4%的維生素B6。這些營養都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它們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如修復人體組織、形成新的組織、消耗能量和參與複雜的新陳代謝過程等。

孕婦吃雞蛋的好處

1、雞蛋應從受孕就開始吃,吃量不要過多,每日2只即可。這樣對母親和胎兒更有好處。因為懷孕早期,胎兒身體各組織和器官生長迅速,需要大量蛋白質,這時若及時補充蛋白質,可促使其腦細胞大量增殖,促進腦組織和其他器官發育得更完善。出生後更加健康和聰明。

2、在月子裡吃雞蛋也有不少益處。它可促進乳汁分泌,增強母子健康。但坐月子吃雞蛋也要講究科學吃法:一是不可吃得太多,吃多了,蛋白質吸收不了,不但浪費,而且有的還會引起消化不良。二是烹調的方法要多樣,不要單純煮著吃,煮雞蛋的蛋白質不易消化和吸收。可做雞蛋羹、荷包蛋,以及配炒其他蔬菜等。


孕婦吃雞蛋的誤區

產後吃雞蛋有哪些誤區

一、產婦吃雞蛋越多越好

有些產婦為了加強營養,一天吃上10多個雞蛋,其實這對身體並無好處。醫學研究發現,過多攝入蛋白質會增加腎臟的負擔。產婦因消化吸收功能減低,肝臟的解毒功能降低,腎臟清除廢物的能力下降。如果在大量吃雞蛋後,會導致肝、腎的負擔加重,會引起不良後果。食入過多蛋白質,還會在腸道中異常分解,產生大量的氨、羥、酚、吲哚等,這些化學物質對人體的毒害很大,容易出現腹部脹悶,頭暈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症狀。現代醫學把這些症狀稱為“蛋白質中毒綜合征”。

蛋白質的攝入應根據人體對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功能來計算。一般情況下,蛋白質供應量每人每天每公斤體重1.0~1.5克,占總熱量的15%左右,優質蛋白質應占總蛋白質的40%~50%。產婦在整個產褥期間,每天只需蛋白質100克左右即可滿足營養需要,因此,產婦每天吃3個左右的雞蛋就夠了。

二、紅皮蛋比白皮蛋有營養

紅皮雞蛋是所謂柴雞下的,白皮雞蛋是來亨雞下的俗稱洋雞,紅皮蛋蛋青濃而白皮蛋蛋青稀,人們就認為紅皮蛋營養高。這沒有科學根據。把產白、紅皮蛋的兩種雞在相同條件下餵養,營養學家對白、紅皮兩種雞蛋的營養成份進行對比後認定:紅殼蛋中蛋白質含量為12.4%,白殼蛋為13%;紅殼蛋中脂肪含量為11.2%,白殼蛋為9.9%;其他營養成份含量也相差無幾。但現在的紅皮蛋就不一定是柴雞下的了,養雞廠的紅皮蛋是在雞飼料裡摻了別的東西,蛋皮就變紅了,營養和白皮蛋一樣,但是因為人們喜歡紅皮蛋,價格就可以提高。這是增值的手段。因此,現在不必非要買雞場的紅皮蛋。

三、吃生雞蛋更有營養

有些人喜歡吃生雞蛋,覺得雞蛋煮熟後營養成分就被破壞了,以為生吃比熟吃補身體。其實,這種吃法非但無益反而有害。一是雞蛋由雞的卵巢和泄殖腔產出,而它的卵巢、泄殖腔帶菌率很高,所以蛋殼表面甚至蛋黃可能已被細菌污染,生吃很容易引起寄生蟲病、腸道病或食物中毒。二是生雞蛋還有一股腥味,能抑制中樞神經,使人食欲減退,有時還能使人嘔吐。三是生雞蛋清中含有一種叫抗生物素的物質,這種物質防礙人體對雞蛋黃中所含的生物素的吸收。雞蛋煮熟後既可將雞蛋內外的細菌殺滅,又能破壞抗生物素。最新研究表明,若長期大量吃生雞蛋,生雞蛋清內的抗生物素蛋白與體內生物素結合成一種穩定的化合物,使生物素不能被腸壁吸收,則可導致精神倦怠、肌肉酸痛、毛髮脫落、皮膚發炎、食欲減退、體重下降等;生雞蛋經過腸道時,容易發酵變質,有時可能產生亞硝基化合物。這種化合物具有致癌作用,所以雞蛋不宜生吃。

四、常吃雞蛋會導致膽固醇增高

的確,每個蛋黃含有200毫克以上的膽固醇,這占到推薦每日攝入膽固醇總量的2/3。所以,很多人被這個資料嚇壞了,把蛋黃拒絕在每日的飲食之外。事實上,並沒有科學研究可以證明,蛋吃得多的人比蛋吃得少的人心臟病的發病幾率更高。到目前為止,在考察了大約12萬名男女的飲食習慣,並進行了多年的隨訪後,權威研究顯示:平均每天吃一個雞蛋的健康男女同一星期只吃一個雞蛋或不吃的人相比,心臟病或中風的發病幾率並沒有提高。這些資料明確地告訴我們:雞蛋中的高膽固醇和我們體內的高膽固醇並沒有直接的聯繫。因為蛋黃中含有較豐富的卵磷脂,是一種強有力的乳化劑,能使膽固醇和脂肪顆粒變得極細,順利通過血管壁被細胞充分利用,從而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而且蛋黃中的卵磷脂消化後可釋放出膽鹼,進入血液中進而合成乙醯膽鹼,是神經遞質的主要物質,可提高腦功能,增強記憶力。所以,不能只因為它們膽固醇含量高,而預測它們對心臟病危險機率會有負面的影響。

五、雞胚蛋有益健康

孵毛雞蛋是指經過孵化而沒有變成小雞的雞蛋。民間認為,雞胚蛋具有補氣之功效,常食用可使面色紅潤,食欲增加,身體強壯,並延緩衰老等。按說雞胚蛋蛋白質含量較高,這是因為雞蛋在孵化期間,營養不但沒有受到破壞,反而經孵化有所增強。另外,它含有類似“人體胎盤”的某些成分,能改善胃腸功能,有增進食欲和抗衰老作用。但是,在市場上出售的雞胚蛋大多是用於孵化小雞的雞蛋,是因溫度、濕度不當或感染病菌而發育停止死於蛋殼內的雞胚蛋。這種死胚蛋中原來含有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無機鹽及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已全部或部分發生變化,絕大部分已被胚胎利用和消耗,所剩營養成分甚微。經測定,死胚蛋裡幾乎 100%含有病菌。食用這種不新鮮的死胚蛋不但營養價值不高,且容易發生中毒,引發痢疾、傷寒、肝炎等疾病。所以,孵毛雞蛋的營養價值底,又容易被病菌污染,若加熱不徹底,未熟,很容易發生食物中毒。

溫馨提示:以上就是專家對產後吃雞蛋要注意三個誤區的相關介紹,看了以上的介紹您應該知道你如何吃雞蛋才是最好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