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杜絕孩子哪些壞習慣_孩子什麼習慣需要杜絕

養生之道網導讀:

杜絕孩子哪些壞習慣?良好習慣是人生巨大的財富,好習慣一生受益。培養優秀的孩子前提是要讓孩子建立起良好習慣,值得家長注意的是孩子有些壞習慣,那麼,杜絕孩子哪些壞習慣?

1、打斷講話或做事

家長們常常會遇到過孩子有時可能會跑過來很興奮想要告訴你一些事情,他總是不管家長在與他人對話、講話或正在做著某些事情,而是急匆匆地強行要馬上打斷你聽他說事;如果這時家長每次都允許他在你講話或做事的時候打斷你的話,可能會讓孩子感覺他是擁有特權去取得別人的注意,不懂得尊重別人,而且會出現不能忍受別人不理會他的情況,以致以後成長可能會以自我為中心。

專家支招:如果孩子在你與他人對話、講話時跑過來纏著你講話,你可以指示孩子到一邊的凳子坐著學會等待,並且要求他在你結束講話前都要保持安靜;或者你要打電話或見朋友的話,告訴孩子不要打擾並保持安靜,然後給他安排另外的活動。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不隨意打斷別人談話做事,你的目的是讓他知道,如果中斷你的講話,他就很難達到他的目的。

2、你跟他說話他卻裝作沒有聽到

特別要注意孩子裝作沒有聽到你說話的這種情況。日常中有些家長不斷給孩子重複或提醒大人的要求、指揮,會讓孩子養成等待大人的提醒,而不是留心你所說的話,漸漸地會發展到不理會你說的話。一旦這種習慣發展下去,孩子往往會變得目中無人,不會尊重別人。

專家支招:當你跟孩子說話談事情時,要求孩子看著你,並要有所反應。儘量不要遠距離跟孩子說話,或若無其事般要求孩子,注意要走到孩子面前表達清楚你的要求。

3、態度輕浮

很多孩子尤其是小孩子會有這些行為,那就是邊跟你說話邊做鬼臉或用很輕佻的態度跟你說話等情況,他們的目的是要揣摩家長的反應。很多家長往往容易忽視這些行為,覺得孩子還小,需要過渡階段,但家長要意識如果不多糾正孩子這種情況,可能會造成日後態度輕浮,影響與他人好好相處。

專家支招:家長多糾正並一定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當的。比如孩子在你說話的時候翻白眼,你要明確告訴他,這種行為表明他不喜歡你所說的話,你可以停止跟他說話並走開,讓他明確改正後態度變好的時候才會跟他說話。

4、誇大事實或炫耀

還有需要家長注意的是:有時孩子誇誇其談偏離事實,或者經常炫耀優勢,又或者你會覺得孩子在別的孩子面前吹牛不是什麼大問題,對於這些現象都應該儘早從源頭截住,糾正孩子。因為這類情況很快就會讓孩子養成經常講大話的習慣和推卸責任等。

專家支如:當孩子炫耀時,指出他優勢外的缺點;當孩子撒謊時,家長應該解析說謊的壞處,讓他明白大話講多了,別人可能會不再相信他說的話。同時還要瞭解清楚孩子說謊的目的,要讓他明白不能通過說謊的方式達到目的。糾正這種現象,講故事分析是一種可行的教育方法,尤其是對比較小的孩子。

5、無視規則

為何不容忽視:如果孩子能自己拿小吃,自己放DVD,當然很方便,但是有些吃的,比如糖果不是可以隨心所欲地吃的,也不能一整天都在家裡看DVD。專家認為放任孩子不遵循規則做事情絕對不是好辦法。如果你看著一個兩歲的小孩子自己從櫃檯裡拿餅乾很好玩,那就等著瞧吧,看看他到了八歲不打招呼自己跑到朋友家去怎麼辦。

制止方法:制定幾項家庭紀律,並經常和你的孩子談論這個話題,比如,告訴孩子:“你得問問可不可以吃糖,因為這是規矩。”如果孩子在規定時間以外的時候就打開電視,告訴他把電視關掉。並且大聲清楚地陳述規則,這將有助於讓孩子銘記在心。當四歲的姍姍未經允許就拿了些圖畫筆玩並把她的一隻胳膊整個都塗成了黃色,他的媽媽告訴她下午不能幫著畫車庫促銷的看板了。雖然她哭了,但只有這樣才不會讓她故伎重演。

6、使小性子

為何不容忽視:你或許以為孩子在青春期前不會跟你翻白眼,或說話傲慢無理,但是傲慢的舉止通常在兒童模仿大孩子以試探父母的反應時就開始了。一些家長[微博]以為這只是階段性的,於是就置之不理,但是如果你不正面應對這一問題,你會發現孩子大概上三年級的時候會沒有朋友,並無法與老師和其他成人融洽相處。

制止方法:讓孩子清楚他自己的行為。舉個例子,告訴他“你這樣翻白眼,好像是不愛聽我說的話。”這並不是要讓孩子感覺難為情,而是讓他明白這樣做可能會失去朋友的友誼和愛戴。如果他堅持不改的話,你可以不理他並走開。你可以這樣說:“你如果這樣和我說話的話,我聽不見。當你準備好有禮貌地說話時,我才會聽。”

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方法

告誡孩子建立好習慣正確性,抓住孩子的典型事例,説明孩子體驗“好習慣嘗甜頭,壞習慣吃苦頭”,比如對別人做鬼臉等態度輕浮直接引起人家反感,吹牛當眾被人揭穿等,不妨培養孩子養成“由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的良好行為方式。

建立好習慣黃金表 自己製作一個簡單的登記簿,可擬定一個月為期限,讓孩子把想在這個月養成的習慣寫上去,然後讓孩子對應自己作評價,像當天做到了,就劃對號,沒有做到,就劃錯號。月底跟孩子分析當月的情況,體驗和感想。

制定親子契約 家長可以給孩子提出幾點要求,孩子也可以給家長提出幾點要求,相互約定做到了,有什麼獎勵,沒做到,有什麼樣的懲罰,孩子和家長按要求進行行為並相互監督。

習慣就像帶在身上的指南針,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正確方向。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做人的根基,是人生的永久財富。家長應從孩子平時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出發,培養形成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