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大齡女性孕前要注意啥

養生之道網導讀:

大齡女性孕前要注意啥?隨著年齡的增長,女性朋友的生育能力會逐漸下降,增加妊娠期風險,對於大齡女性而言,孕前一定要做好懷孕的相關準備。大齡女性孕前要注意啥呢?

越來越多的女性加入了高齡妊娠的行列。然而,高齡妊娠與適齡妊娠不一樣,不僅容易使自身的健康發生很多問題,而且還有可能對胎兒的生長發育產生不良影響。如果由於種種原因而成為高齡妊娠族,在準備懷孕時先為自己制定一個最佳方案吧!

高齡夫婦莫著急 必要檢查少不了

高齡婦女迫切需要生育健康寶寶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高齡婦女在懷孕前一定要注意以下問題:首先需要孕前對高齡夫婦進行諮詢、病史收集、醫學檢查等,全面瞭解其身體、心理、營養、社會、環境等狀況,以及家族史、生育史、疾病史、用藥史。其次在常規孕前體檢基礎上更要針對高齡夫婦雙方的具體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查。

高齡女性孕前一般要進行生育力的評估。主要包括性激素水準測定、排卵監測、超聲檢查,必要時進行宮腔鏡檢查,評估女性卵巢儲備能力指標包括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基礎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基礎竇卵泡數目(AFC),目前國內外比較認可的卵巢儲備最強的獨立預測因素是AMH、AFC。其次需要超聲監測排卵是否正常,再者是瞭解排卵後黃體功能是否正常。如果存在有不良妊娠結局的情況時,需要詳細瞭解其發生、發展及治療經過,應對每一次不良妊娠結局進行分析,確定需要進行的檢查。

此外,還要注意慢性病和傳染性疾病的檢查,因為隨著女性年齡增大,基礎疾病患病幾率增加,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狀腺功能異常、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以及心、肝、腎功能等,對高齡婦女所患慢性疾病在專科進行檢查和評估,確定疾病本身對健康和生命的影響,是否能夠承受妊娠以及可能對胎兒造成的影響。如果高齡婦女夫妻雙方在職業環境中接觸不良環境因素時,應當進行相關的檢查。

年齡增長風險大 高齡夫婦需留心

對於有高遺傳風險的夫婦,指導接受遺傳諮詢、產前篩查和診斷:如某些胎兒畸形,再次妊娠會有一定的再現率,如21三體染色體異常,可能有1%的再發風險,高齡產婦比率還要大。再次妊娠夫婦雙方應做染色體檢查以及做進一步檢查,以利優生。多項研究表明,高齡父母生育的孩子,患自閉症、腦發育不良、智力低下、腦癱、早產及低出生體重等出生缺陷的風險更高。

文獻報導高齡父親基因突變的風險會增加,因為在精子形成的過程中大量細胞進行分裂,因而導致男性堿基突變的概率比女性多得多,且隨著男性年齡的增長,這種風險會增大。40歲以後,隨著年齡的增加,男性的生育能力、胚胎發育能力及妊娠率逐漸下降,而子代的健康風險逐年升高。

隨著女性年齡的增加,女性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內分泌調節軸功能開始下降,卵子的線粒體數量和功能異常,卵母細胞質量下降,發生胚胎非整倍體的風險也顯著增加;子宮內膜腺體上膠原含量增加,對性激素反應有不同程度下降,使蛻膜容積減少,子宮內膜容受性下降。這樣,高齡女性妊娠的機會極少及妊娠後面臨流產和妊娠併發症增加的可能,需要做好孕前評估和孕期加強監護,減少妊娠併發症的發生,促進母子健康。

高齡生產有講究 這些事項要做到

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戒除毒、麻藥品,改變吸煙、飲酒行為,調整飲食結構,適當運動,減輕體重,孕前肥胖(體重指數≥28)的女性不孕、自然流產、出生缺陷、妊娠期併發症的風險會增大。超重或肥胖的人群也易患多種疾病,包括心臟病、2型糖尿病和某些腫瘤的風險會增加。

每天攝入充足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孕前3-6個月補充葉酸和多種維生素,可預防嬰兒神經管畸形以及其它相關重大出生缺陷的發生。

除了日常攝入富含葉酸和多種維生素的多樣化飲食外,女性也可以從服用補充劑中獲取如葉酸、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DHEA、輔酶Q10等。精子的生成與發育離不開營養,如精氨酸供給精子的成分氮,維生素B12和維生素C促進精子生成,保護精子抵抗有害因素的侵襲等。

其他方面:合理調整藥物,病情需要時避免使用可能影響胎兒正常發育的藥物;脫離接觸物理、化學等有毒有害物質(如放射線、高溫、鉛、汞、苯、農藥等)的工作及生活環境,遠離家畜、寵物;接受心理諮詢和輔導,緩解精神壓力,消除不良情緒;對於特定病毒易感人群,指導接種風疹、乙肝等疫苗。

高齡生產可能出現的問題

先天性癡呆兒發生率增大

女性在35歲以後,卵子的成熟過程延長,染色體容易發生老化、衰退或畸變,導致先天癡呆兒的發生率增多。資料顯示,先天癡呆兒的發病率在25-34歲孕婦中僅為1/1350,而在35-39歲孕婦中則高達1/260。

妊娠期間易發高血壓和糖尿病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患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幾率增大。因此,高齡女性妊娠後,隨著身體的新陳代謝發生變化,孕期受這些疾病困擾的比率也會增大。資料顯示,妊娠高血壓在高齡孕婦中的發生率比適齡孕婦高出2-4倍;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的發生率更是比25-29歲的孕婦高出3倍以上。

產後身體恢復慢

人體在35歲以後,全身器官組織的機能開始減退。分娩之後不僅容易發生各種產後疾病,而且內分泌對身體的調整及生☆禁☆殖☆禁☆器官的恢復能力也會減弱。資料顯示,年齡越大分娩,產後身體康復的速度越慢。

生出的孩子身體較弱

女性在35歲以後身體機能開始走下坡路,子宮的孕育能力及為胎兒提供營養的能力都較適齡妊娠女性要差。資料顯示,高齡妊娠女性所生的孩子,特別是第一胎,身體的免疫力相對較弱,發生各種疾病的比率增大,如白血病。

心理狀態不佳

35歲以上的女性,孕育胎兒時的心理負擔要比適齡孕婦增大,加之社會和家庭的各種壓力,容易使精神處於緊張狀態,不利於自身的健康和胎兒的生長發育。

高齡備孕方案

1、一旦打算要孩子最好儘早受孕

在做出要孩子的決定後就不要再拖延下去了,否則身體的組織不斷地在老化,卵子的活力也越來越低,直接影響胚胎的品質。

2、積極治療身體存在的一些疾病

35歲以後妊娠患各種疾病的比率較大,不僅會影響受孕,在妊娠後也會使自身和胎兒的健康、安危受到很大影響。因此,懷孕之前一定要先去進行積極的治療,徹底治癒後再懷孕。

3、準備懷孕前去做健康檢查

高齡妊娠的女性,身體發生異常的幾率比年輕女性要大,因此,在準備懷孕時先去醫院做一下全面的健康體檢,包括丈夫在內。如果存在異常應先積極治療,把身體調整到健康狀態。

4、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增強器官組織的機能,特別是生殖系統,有助於形成優質的受精卵。

5、做充足的營養準備

每天注意補充新鮮蔬菜、水果、雞蛋、牛奶、瘦肉等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做好營養儲備,充足而優良的營養有助於提高卵子的品質。

懷孕後做產前診斷

年齡超過35歲的孕婦需要進行產前診斷,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中的明確規定。目前,臨床上主要開展以下幾種產前診斷:

1、母血篩查化驗

先天愚型兒除了遺傳因素外,唯一與之相關的因素就是妊娠年齡。目前,母血篩查是早期發現先天愚型兒的首選辦法。優生專家建議,有條件的孕婦應該在懷孕8-9周時去做母血篩查化驗,35歲以上的高齡妊娠者是重點篩查對象之一。這種檢查安全、無創傷,篩查率可以達到60%-80%。對篩查出的可疑胎兒通過羊水診斷便能確診,準確率達到99%。

2、絨毛膜絨毛細胞檢查

在懷孕後40-70天是做這項檢查的最適宜時機。通過取絨毛膜就能診斷胎兒有無遺傳病,準確率很高。而且,這項檢查的時間早於羊水檢查,可以使對胎兒的診斷從孕中期提前到孕早期。一旦發現胎兒異常,便能在孕早期及時進行人工流產,不僅可以避免有缺陷的胎兒出生,還可以免去孕中期引產的痛苦。這項檢查對胎兒和孕婦沒什麼不良影響。

3、羊水穿刺檢查

這項檢查主要用於高危妊娠的女性。目前,在b超的協助下於妊娠16-18周穿刺羊水,從中取出胎兒脫落的細胞進行染色體分析,便可以對胎兒做出宮內診斷,判定其有無遺傳性或先天性代謝疾病等。年齡大於35歲的高齡妊娠女性,一旦懷孕都應該在適宜的時間去做這項檢查。如果診斷胎兒是先天愚型兒,可以及時終止妊娠。

4、b超檢查

b超可以檢查出多種先天畸形,如無腦兒、腦積水、頭小畸形、脊柱裂、多囊腎、腎盂積水等。一般在妊娠16周左右及以後都可以在正規醫院裡進行這種檢查,對孕婦毫無痛苦,對胎兒也是無害的。

高齡妊娠後需預防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高齡妊娠的女性,孕期容易發生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因此,在懷孕中晚期要經常監測血壓,注意控制食鹽攝入量,絕對避免煙和酒精飲料,不要讓身體過於勞累。一旦出現身體水腫儘快接受蛋白尿檢查,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高齡孕婦放鬆心情

高齡妊娠的女性心理上要比年輕女性成熟,對孕育和生育顧慮較多,懷孕過程中會經常擔心胎兒,使精神處於緊張狀態。其實,只要加強各種保健措施,孩子會平安出生,不必過於擔心,否則反而不利於正常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