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皮膚的護理方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
孕婦皮膚的護理方法有哪些?女人在懷孕後,皮膚也會有所變化,有些會變得更好,有些會很糟糕。那麼孕婦皮膚的護理方法到底有哪些?愛美的女人們,請跟小編一起來瞭解研討。一、孕婦皮膚的護理方法
懷孕後孕婦的皮膚可能變得比以前更好,皮膚變得光滑、細緻。也有可能會變得很幹很糙,或者更加油膩。
皮膚的日常護理:
1、避免長時間陽光直射,外出時可以塗抹一些防曬霜阻擋紫外線的傷害;
2、飲食儘量清淡,多吃含維生素b2、b6豐富的食物,促進皮膚新陳代謝;
3、多吃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減少色素沉澱;
4、平時做好保濕護理,每日早晚各一次;
5、對腹部和其它易乾燥部位,平日做好滋潤保濕工作。
6、臉部皮膚的保養
① 清潔:使用溫和無刺激的潔面產品,早晚各清潔一次;
② 保濕:清潔皮膚後使用溫和的保濕乳液或乳霜,滋潤皮膚。
③ 控痘:有些孕婦在孕期會發痘痘,此時宜使用天然植物類的護膚品進行保濕,既清爽也無負擔,切忌使用祛痘產品。尤其懷孕前3個月,祛痘產品中的某些活性成分對胎兒的影響還未定論。
④ 防斑:多數孕婦在孕期會產生妊娠斑,類似黃褐斑之類的色素沉澱,這種斑在產後會自行消退,因此不用特意使用祛斑產品,只要用專門的母嬰護膚品或者植物類護膚品即可。
⑤ 防曬:孕婦長時間在戶外時一定要塗抹防曬霜,防止紫外線照射產生曬斑。但要選擇純物理防曬的產品,保證安全。
二、如何預防與消除妊娠紋
妊娠紋的產生不僅在於自身的體質,也和產前保養和遺傳基因有關。如果做好平時的保養工作,可以大大減少妊娠紋產生的機率,至少可以把妊娠紋的影響程度減到最小。
1、勤擦滋潤油
從懷孕初期即可選擇適合體質的乳液、橄欖油,按摩霜產品,在身體較易出現妊娠紋的部位(大腿,肚子,屁股),勤加按摩擦拭,以增加皮膚、肌肉的彈性以及血流的順暢。保持肌膚的彈性,對後期肌肉適應體重增加有明顯作用。
2、滋潤霜+橄欖油
懷孕中後期可以將妊娠紋按摩霜配合滋潤緊膚油使用。懷孕中後期由於體重增加迅速,很容易皮膚斷裂然後形成妊娠紋。也可以簡便一些,先塗抹一層保濕霜,再抹上一層橄欖油,輕輕按摩。
3、多吃含優質蛋白的食物
懷孕期間注意多吃一些富含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的食物,如豬蹄、動物蹄筋、豬皮和魚皮凍等,對防止妊娠紋也有一定的預防效果。
4、產後堅持保養
生產後在洗澡時可用毛巾對腹部、腿部進行揉洗,再將溫熱的牛奶塗在肚皮上,用雙手從裡向外揉。最後再塗上滋潤緊膚油,能收緊皮膚,並促進皮膚新陳代謝,加速細胞修復的作用。
5、使用妊娠紋修復產品
如果長了妊娠紋可以利用專業的妊娠紋修復產品進行修復,妊娠紋不多的話,後期會慢慢消退減少一些。
三、孕婦保養皮膚的禁忌
孕婦保養皮膚不僅僅是日常生活和飲食上的問題,也需要使用純天然純植物成分的保濕護膚品來輔助,准媽媽在選擇護膚品時,應該選擇不含灑精、激素、重金屬、礦物油及化學香精的護膚品,要選擇孕婦專用的護膚品,這樣對寶寶才不會有傷害。
四、孕婦的飲食調理
1、懷孕第1個月
主打營養素:葉酸
作用:防止胎兒神經器官缺陷
補充葉酸可以防止貧血、早產,防止胎兒畸形,這對妊娠早期尤為重要,因為早期正是胎兒神經器官發育的關鍵。孕媽媽要常吃富含葉酸的食物,如麵包、麵條、白米和麵粉等穀類食物,以及牛肝、菠菜,龍鬚菜、蘆筍、豆類及蘋果、柑橘、柳丁等。除了食補以外,還可以口服葉酸片來保證每日所需的葉酸。
2、懷孕第2個月
主打營養素:維生素C、維生素B6
作用:緩解牙齦出血、抑制妊娠嘔吐
懷孕的第2個月,有些准媽媽會發現自己在刷牙時牙齦會出血,適量補充維生素C能緩解牙齦出血的現象。同時,可以幫助提高機體抵抗力,預防牙齒疾病。生活中的維生素C來源於新鮮的水果蔬菜,比如,青椒、菜花、白菜、蕃茄、黃瓜、菠菜、檸檬、草莓、蘋果等。
注意:烹煮以上食物時間不宜過長,以免維生素C大量流失。
對於那些受孕吐困擾的准媽媽來說,維生素B6便是妊娠嘔吐的剋星。維生素VB6在麥芽糖中含量最高,每天吃1-2勺麥芽糖不僅可以抑制妊娠嘔吐,而且能使孕婦精力充沛。富含維生素B6的食品還有香蕉,馬鈴薯,黃豆,胡蘿蔔,核桃,花生,菠菜等植物性食品。動物性食品中以瘦肉,雞肉,雞蛋,魚等含量較多。
3、懷孕第3個月
主打營養素:鎂、維生素A
作用:促進胎寶寶生長發育
鎂不僅對胎兒肌肉的健康至關重要,而且也有助於骨骼的正常發育。近期研究表明,懷孕頭三個月攝取的鎂的數量關係到新生兒身高、體重和頭圍大小。在沙拉油、綠葉蔬菜、堅果、大豆、南瓜、甜瓜、葵花籽和全麥食品中都很容易找到鎂。另外,鎂對準媽媽的子宮肌肉恢復也很有好處。
胎兒發育的整個過程都需要維生素A,它尤其能保證胎兒皮膚、胃腸道和肺部的健康。懷孕的頭三個月,胎兒自己還不能儲存維生素A,因此孕媽媽一定要供應充足。甘薯、南瓜、菠菜、芒果都含有大量的VA。
4、懷孕第4個月
主打營養素:鋅
作用:防止胎寶寶發育不良
這個月准媽媽需要增加鋅的攝入量。准媽媽如果缺鋅,會影響胎寶寶在宮內的生長,會使胎兒的腦、心臟、等重要器官發育不良。缺鋅會造成孕媽咪味覺、嗅覺異常,食欲減退,消化和吸收功能不良,免疫力降低,這樣勢必造成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富含鋅的食物有生蠔、牡蠣、肝臟、口蘑、芝麻、赤貝等,尤其在生蠔中含量尤其豐富。
注意:補鋅也要適量,每天膳食中鋅的補充量不宜超過45毫克。
5、懷孕第5個月
主打營養素:維生素D、鈣
作用:促進胎寶寶骨骼和牙齒的發育
孕媽咪懷孕的第5個月後,胎寶寶的骨骼和牙齒生長得特別快,是迅速鈣化時期,對鈣質的需求簡直是劇增。因此從本月起,牛奶、孕婦奶粉或優酪乳是准媽媽每天必不可少的補鈣飲品。此外,還應該多吃以下這些容易攝取到鈣的食物,如,幹乳酪、豆腐、雞蛋或鴨蛋、蝦、魚類、海帶等。另外,准媽媽應每天服用鈣劑。需要注意的是,鈣的補充要貫穿於整個孕期始終。
當然,單純補鈣還是不夠的,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有效吸收,孕媽媽要多吃魚類、雞蛋,另外曬太陽也能製造VD,孕媽媽可以適當曬曬太陽,但是首先要做好防曬工作。
6、懷孕第6個月
主打營養素:鐵
作用:防止缺鐵性貧血
此時的准媽媽和胎寶寶的營養需要量都在猛增。許多准媽媽開始出現貧血症狀。鐵是組成紅細胞的重要元素之一,所以,本月尤其要注意鐵元素的攝入。
為避免發生缺鐵性貧血,准媽媽應該注意膳食的調配,有意識地吃一些含鐵質豐富的蔬菜、動物肝臟、瘦肉、雞蛋等。還可以從這個月開始每天口服0.3—0.6克硫酸亞鐵。
7、懷孕第7個月
主打營養素:“腦黃金”
作用:保證嬰兒大腦和視網膜的正常發育
DHA、EPA和腦磷脂、卵磷脂等物質合在一起,被稱為“腦黃金”。“腦黃金”對於懷孕個月的准媽媽來說,具有雙重的重要意義。首先,“腦黃金”能預防早產,防止胎兒發育遲緩,增加嬰兒出生時的體重。其次,此時的胎寶寶,神經系統逐漸完善,全身組織尤其是大腦細胞發育速度比孕早期明顯加快。而足夠“腦黃金”的攝入,能保證嬰兒大腦和視網膜的正常發育。
為補充足量的“腦黃金”,孕媽咪可以交替地吃些富含DHA類的物質,如富含天然亞油酸、亞麻酸的核桃、松子、葵花子、杏仁、榛子、花生等堅果類食品,此外還包括海魚、魚油等。這些食物富含胎寶寶大腦細胞發育所需要的必需脂肪酸,有健腦益智的作用。
8、懷孕第8個月
主打營養素:碳水化合物
作用:維持身體熱量需求
第8個孕月,胎兒開始在肝臟和皮下儲存糖原及脂肪。此時如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將造成蛋白質缺乏或酮症酸中毒,所以孕8月應保證熱量的供給,增加主糧的攝入,如大米、麵粉等。一般來說,准媽媽每天平均需要進食400g左右的穀類食品,這對保證熱量供給、節省蛋白質有著重要意義。另外在米、面主食之外,要增加一些粗糧,比如小米、玉米、燕麥片等。
9、孕第9個月
主打營養素:膳食纖維
作用:防止便秘,促進腸道蠕動
孕後期,逐漸增大的胎寶寶給准媽媽帶來負擔,准媽媽很容易發生便秘。由於便秘,又可發生內外痔。為了緩解便秘帶來的痛苦,孕媽咪應該注意攝取足夠量的膳食纖維,以促進腸道蠕動。全麥麵包、芹菜、胡蘿蔔、白薯、土豆、豆芽、菜花等各種新鮮蔬菜水果中都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孕媽咪還應該適當進行戶外運動,並養成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
10、懷孕第10個月
主打營養素:硫胺素(維生素B1)
作用:避免產程延長,分娩困難
最後一個月裡,必須補充各類維生素和足夠的鐵、鈣、充足的水溶性維生素,尤其以硫胺素最為重要。如果硫胺素不足,易引起准媽媽嘔吐、倦怠、體乏,還可影響分娩時子宮收縮,使產程延長,分娩困難。硫胺素在海魚中的含量比較高。
總之,女人生孩子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管樣我們應該多愛自己一點,不但要做好皮膚護理,也要注意飲食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