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生產時為什麼要做會陰側切

生產時為什麼要做會陰側切

領育網的專家介紹,會陰,是指陰☆禁☆道與肛門之間的軟組織部位,當寶寶的頭快露出陰☆禁☆道口時,醫生在會陰附近施予局部麻醉,然後用剪刀剪開會陰,使產道口變寬,以利於胎兒的產出,防止會陰的嚴重撕裂,這就是所謂的會陰切開術。那麼到底要不要側切?

面對側切,很多准媽媽都充滿疑慮,有不少人表示不理解,認為自己不需要側切,還有少數人甚至認為是醫生為了圖省事才給自己多開了一刀。到底要不要側切?在什麼情況下必須側切,而在什麼情況下不需要側切呢?


領育網的專家表示,醫師在看到胎頭快露出陰☆禁☆道口時,根據會陰的彈性和高度,評估在胎寶寶娩出時是否會導致會陰的嚴重撕裂;評估胎寶寶是否有缺氧情況,需要儘快娩出,然後再決定要不要施行會陰切開術;如果醫師判斷胎寶寶情況良好,會陰彈性很好,產程會很順利,即使不剪會陰,撕裂的傷口也不大時,就可避免手術。


領育網的專家提醒,以下6種情況的准媽媽必須側切:


1 各種原因所致的胎兒頭盆不稱的准媽媽。


2 產鉗助產、胎頭吸引器助產或初產臀位經陰☆禁☆道分娩的准媽媽。


3 曾作會陰切開縫合,或修補後瘢痕大,彈性不好影響會陰擴展的准媽媽。


3 患心臟病、高血壓、肝病或高度近視等疾病,為了減輕准媽媽生產的負擔,需儘快娩出胎寶寶時。


4 初產頭位分娩時會陰較緊、會陰體長、組織硬韌或發育不良、炎症、水腫或遇急產時會陰未能充分擴張,估計胎頭娩出時將發生會陰的深部裂傷日寸。


6 早產、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或胎兒宮內窘迫,為了防止胎寶寶在產道擠壓時間太長,導致胎寶寶嚴重窒息或顱內出血時。


實施側切之後,難免會對媽媽的會陰部有所傷害,一部分准媽媽甚至開始研究醫生所說的4度損傷,那麼醫生常說的4度損傷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會陰裂傷4度


1度——會陰裂傷範圍僅涉及皮膚和黏膜。


2度——會陰裂傷涉及皮膚和黏膜和肌肉(部分提肛肌)。


3度一一會陰裂傷在2度基礎上延伸到圍繞肛門的肌肉(肛門括約肌)範圍的損傷。


4度——會陰裂傷在3度基礎上,伴有直腸黏膜的損傷。


領育網的專家溫馨提示:實施側切的目的應該是保護好會陰,防止3~4度的損傷。產婦應該聽從醫生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