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怎麼讓寶寶養成愛勞動_如何讓寶寶愛勞動

養生之道網導讀:

怎麼讓寶寶養成愛勞動?想讓孩子幹什麼,首先家長就要幹什麼,這是為孩子營造一種環境,一個耳濡目染的環境,尤其是還不太大的孩子,總是喜歡模仿一些大人做的事情,所以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來教育孩子,那麼,怎麼讓寶寶養成愛勞動?

既不會讓孩子產生抵觸,又不會讓家長多費心,若總是讓孩子學習學習,自己卻在玩電腦,打麻將,這不用說,孩子心裡也會不平衡的。即使他知道大道理,大的道理何嘗不是一種藉口呢。

這裡說,為了讓孩子能增強勞動意識,我們根據以上觀點,不需要刻意的教育,只需要抓住機會。比如,爸爸和媽媽一邊嬉笑,一邊勞動,孩子在一旁,肯定也會很感興趣的。湊過來湊熱鬧,這樣可以安排他做一些不太危險,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遞毛巾什麼的。這樣的勞動可以:

第一:增強寶寶的自理能力

第二:讓寶寶多瞭解些生活常識

第三:增加寶寶的家庭責任感

第四:讓寶寶勤于動手

第五:讓寶寶有為他人服務的意識

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對孩子以後的生活,工作和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那麼怎麼才能培養孩子良好的勞動習慣呢?

首先應該養成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動作發展水準來確定孩子勞動的內容和要求。 1-3歲的孩子,可以先學習自己吃飯、自己洗手、洗臉、穿衣、脫衣等;3-4歲的孩子可以學習自己刷牙、系鞋帶、疊被子等;5-6歲的孩子可以學習整理床鋪、折疊衣物、收拾玩具、洗自己的小手絹、小襪子等。家長在教幼兒上述事情時,應耐心地為孩子做示範,並且要持之以恆地讓孩子學習做這些事情,不能因孩子學得慢或做不好而著急,更不能半途而廢。

其次,家長還可以教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掃地、收拾碗筷、擇菜、洗菜等。在教孩子做這些勞動的同時,家長還可以有針對性地教孩子認識一些工具、蔬菜和生活常識等,同時通過自身的勞動來體會父母勞動的辛苦,學會體諒和關心他人。

另外,還可以適當地讓孩子參加一些公益勞動,如打掃公共衛生、幫鄰居拿報紙、植樹、種花等。同時,讓孩子餵養小金魚等小動物、照顧家中的花草等也是培養孩子勞動習慣的一個好方法。這些形式不但可以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還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愛心。

在這個培養孩子的階段,我們家長要做的事情也很多,但不繁瑣,首先是具有耐性,另外多多鼓勵孩子,讓孩子有動力繼續下去,不至於半途而廢。當然還要讓孩子保持興趣,經常變換孩子的勞動方式,這樣即使不能讓孩子愛上勞動,但也不會對勞動有什麼抵觸情緒。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支您一招

1讓寶寶懂得勞動最光榮

家長可經常給寶寶講述一些勞動帶給人們的方便與快樂,如果沒有人耕作,我們將沒有食物;沒有人打掃衛生,城市就不會乾淨、衛生;沒有人建築高樓大廈,人們將無處棲身等等。

要讓寶寶懂得沒有勞動就沒有收穫,這樣寶寶會逐漸認識到,勞動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因此願意參與到勞動中來。

2鼓勵寶寶做家務

大部分家長是出於對寶寶的疼愛而不願讓他參與家務勞動,其實這是不對的。家長應鼓勵寶寶做家務,因為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寶寶愛勞動的精神,更有助於增強寶寶的家庭責任感和獨立自主的精神。

培養寶寶做家務需從小事做起,可鼓勵寶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和媽媽一起摘菜,一起準備餐具,一起洗碗。每到週末,可以讓寶寶參與家庭大掃除,並讓寶寶承擔一定的責任,如擦乾淨家裡所有的凳子、桌子,或者將自己活動的區域打掃乾淨。

3讓寶寶懂得尊重勞動成果

愛勞動的一個重要體現為尊重自己以及別人的勞動成果。

家長帶寶寶外出時,可以告訴他們身邊的勞動者工作是很辛苦的。在家裡,要讓寶寶學會尊重自己和家人的勞動,如不要弄髒弄亂疊好的衣服、整理好的床鋪以及擦乾淨的地面等。

孩子的性格對未來影響很大,甚至決定孩子的一生,家長要合理的教育孩子,從小培養孩子,讓孩子健康成長,養成好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