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哭鬧寶寶怎麼回事_寶寶愛哭鬧怎麼辦
養生之道網導讀:
愛哭鬧寶寶怎麼回事?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有一個聰明而且聽話的寶寶,其乖巧的外表,和聰明的內在,但是有些孩子愛發脾氣,有些孩子並不是家長想的那樣聰明,有些孩子愛哭愛鬧。那麼,愛哭鬧寶寶怎麼回事?我們知道,引起幼兒情緒反映的原因有很多,1歲前主要為滿足生理需要。例如:溫暖的環境、吃飽、睡足、尿布乾淨、身體舒適等,都常常是引起愉快情緒的動因。2歲後的幼兒除滿足生理需要外,還需滿足社會性的需要。此外,有些孩子天生的氣質屬壓抑性,天生愛哭鬧。這裡,我們著重談一下孩子哭鬧的心理原因。
寶寶感受到壓力會哭鬧
現代的孩子在得到鋪天蓋地的愛的同時,也失去了隨心所欲地玩樂的自由;在得到大量玩具的同時,卻失去了與父母擁抱、遊戲和談話的機會;在幼稚園,教師與孩子、孩子與孩子之間有時會有一些問題發生,如受到批評,不能與小朋友友好相處等等,這些都是使孩子產生壓力感的原因。
當寶寶感到有壓力時,由於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往往無法清楚地講出來,因此他們有時無法得到成人的及時幫助。而且由於他們自身的知識以及處世經驗缺乏,處理問題的能力太差,因而不能自己解除壓力。所以,當壓力過大或持續時間過長時,孩子會產生諸如抑鬱症、厭食症、睡眠障礙等生理或心理問題,這些將嚴重損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作為家長,如果你能細心觀察孩子的言行,就能覺察孩子是否面臨壓力以及壓力的程度如何。
一般而言,當寶寶面臨壓力時:
行為方面常表現為愛說假話、愛打人,故意損壞東西;
情緒上常表現為愛哭鬧、不講理,常常感到害怕而糾纏著大人,睡眠不穩,夜驚(從睡夢中突然驚醒甚至坐起),夢魘以至夢遊等;
身體反應是經常持續(用力)眨眼睛、咬指甲、挖鼻孔,面部或四肢肌肉抽動等
精神反應則表現為注意力不能集中,愛忘事,愛胡思亂想,說話含糊不著邊際等等。
當孩子出現以上某種反映的時候,我們作為父母就應該多與孩子溝通了,幫助孩子解除壓力,化解情緒,不然就會出現孩子性格不好,愛哭愛鬧愛發脾氣,那種小孩的天真都丟失了,探索欲望丟失了,孩子聰明乖巧就無從談起了。作為家長的責任理應要有時刻注意孩子心理動向的責任,因為這關係到孩子的方方面面。不能覺得它是小事可以忽略。
哭聲中有含義
1.“我餓了,快開飯吧!”
在出生後的頭3周裡,大部分健康新生兒的哭是因為饑餓,而且大部分新媽媽聽到寶貝哭聲的第一反應也是趕緊餵奶。只要含上乳☆禁☆頭或奶嘴,小傢伙馬上就安靜下來,露出急不可待的樣子。
餓哭的典型“聲音效果”是,低音調,有節奏,而且重複著一定的模式:先短促哭一聲,然後有個停頓,再短哭一聲,再停頓,就像在說“餓——餓——”一樣,直到被媽媽抱起來餵奶,哭聲才停止。
如果此時嬰兒同時張開嘴向四周尋覓,一旦有人抱他,馬上把嘴紮到懷裡,直奔主題,這也可以説明判斷寶貝是否因饑餓而哭。
2.“我太累了,快讓我睡吧!”
累了就睡是嬰兒大多數時間的本能反應,而且也不需要太多的安撫,他們很快就能睡著。勞累(真不知道他們怎麼會勞累)的寶貝會打哈欠,揉眼睛,如果你沒有發現他的這些暗示,還是一相情願地哄他,逗他、抱他,那可就不妙了,寶貝大發脾氣在所難免,誰讓做媽媽的你不識實務呢。
因為疲勞而發出的哭聲很難讓人想到他只是想睡覺,因為這種哭聲一般很強烈,而且像花腔一樣還帶著顫抖和跳躍,此時最明智的做法是趕緊讓周圍安靜下來,把他放到小床上,拍拍他,讓他儘快入睡。
寶貝越疲勞,他就越不容易安靜下來,抗議的哭聲也就越強烈。所以,照顧寶寶時,要全神貫注地觀察他的一舉一動,一旦發現他想睡覺的信號,就別再逗他開心了,否則只能好心辦錯事。
3.“我就想讓你抱抱我!”
難道寶貝大哭只是想讓你抱著他?太有可能了,這是那些比較“磨人”的寶寶的慣用手段。正哭得熱鬧的寶寶剛被抱起來就停止了哭泣,像音響開關一樣有效,那就說明他或許需要皮膚與皮膚的接近。畢竟在長達9個多月的時間裡,寶貝一直在一個溫暖狹小的空間裡生活,也許他還在懷念媽媽子宮裡的幸福生活呢,外面的世界雖然很精彩,但那不是他熟悉的世界,適應還要慢慢來。
有一些嬰兒需要比其他寶寶更多地被抱著,也許你會覺得很累,但換個角度想,你還得到了比其他母親更多的與寶貝親近的機會呢。在寶寶3個月以內,你也不必擔心這樣做會寵壞他,他只不過是喜歡聽到媽媽的聲音,聽到熟悉的心跳聲,聞到媽媽的味道,這太正常了。
但有一點需要提醒的是,即使比較纏人的寶貝,也會在要求被抱的次數和頻率上有所改變,也許上次他哭是想抱,而下次卻是想讓你放下他。很多嬰兒哭是因為他想改變現狀,你抱起他或放下他之後,看看他是否能安靜下來,如果他不哭了,那就說明你做對了。
4.“真難受,快給我換尿布吧!”
嬰兒對髒尿布的忍耐程度是有個體差異性的,有的寶寶會在第一時間讓你知道出狀況了,他需要“場地清潔服務”,也有的寶寶對這些小小的不適根本不放在心上,只要他的小屁股不紅不腫不癢不痛,你稍微晚點換尿布沒什麼關係,要知道,很多情況下,真正更在意的是父母而不是寶寶,照顧不周會讓父母有一種負疚感,這比寶寶的髒尿布還讓人不舒服。無論如何,這種需求很容易發現和滿足,只要打開看看,一切全都明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