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摸孩子,給他多一些關愛!
專家指出,像豆豆這樣的狀況,很有可能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皮膚饑餓症”。
當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媽媽就可以通過撫摸胎教,與寶寶進行交流。寶寶誕生之後,更需要親人的觸摸。常在親人懷抱中的嬰幼兒能意識到和親人之間緊密相連的感覺,讓寶寶有安全感,這樣可以讓寶寶啼哭少、睡眠好、體重增加快,同時抵抗力也會較強,智力發育也會明顯提前。反之,讓孩子長時間處於“皮膚饑餓”狀態,會引起孩子食欲不振,智力發育遲緩及行為異常等等。生活中缺少撫愛,缺乏身體觸摸的孩子,往往會自發地咬手指、啃玩具、哭鬧不安,甚至把頭或身體亂碰撞,這就是“皮膚饑餓症”的表現。
在現代社會,很多父母都以工作繁忙、生活緊張為藉口,把孩子扔給老人看管,覺得自己努力打拼賺錢,可以帶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其實這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孩子不只是需要物質上的滿足,更加需要父母的關愛,這樣才有助於孩子身心的發育。
還有一些家庭,對孩子的教育非常嚴格。只要還真有有點錯或者大人不稱心,就打孩子屁股,平時很少得到父母親昵撫摸。打屁股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間唯一的接觸方式。這樣,這些孩子容易產生孤獨感,並熱衷於推撞、打架鬧事、對周圍世界帶有敵意
也還有不少家庭,在孩子還是嬰幼兒的時候,父母常常撫摸和擁抱寶寶,但是等到孩子大了之後,就很少給予這些愛的撫摸。只有當孩子患病時,才有被父母摸摸前額的機會。其實大孩子也很喜歡親人撫摸他的手和頭,這樣他們能更深切地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
因此,作為家長,要多關愛孩子,多給孩子一些愛的撫摸。
那麼,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觸摸方法呢?
1、擁抱。夫妻或孩子抱在一起,是通過心的跳動、眼神的傳遞,把自己對對方的感情默默地傳遞給對方;
2、脖子背部的愛☆禁☆撫,它可以消除緊張和疲勞;
3、臂部按摩。從手腕到肩部的柔和按壓,以解決“皮膚饑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