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怎麼教孩子閱讀_如何教孩子閱讀

養生之道網導讀:

怎麼教孩子閱讀?閱讀是孩子成長的精神食糧。父母應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讓孩子接觸書籍,使之培養上愛讀書的好習慣。那麼,怎麼教孩子閱讀?

閱讀是孩子成長的精神食糧。父母應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讓孩子接觸書籍,使之培養上愛讀書的好習慣。此外,閱讀能調動孩子腦細胞更多的思考成分。與電視,網路來相比,書籍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父母對孩子的閱讀既要持之以恆,又要注意技巧。父母究竟該怎樣做才能讓寶寶愛上讀書呢?

某天,母親對幾個好友講起小人書中的故事情節:“有個叫桑布的男孩兒,過生日時,別人送給他好多好多的禮物。在回家的路上,他遇上了一隻兇猛的野獸,把他的禮物全叼走了。桑布哭著回到了家,經過父母的一番安慰,不哭了,高興地坐在漂亮的餐桌前吃飯。”母親話音剛落,兒子突然說:“不,他哭的!”說著,便指著小人書給媽媽看。原來,那是封底的裝飾畫,上面的確畫著一個哭著的桑布。

點評:以上是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舉的一個案例,說明嬰兒和成人對事物的感受、理解是不同的。這在大人給孩子說小人書時會明顯地表現出來。所以,父母在給小寶寶說書時,要講究技巧,慢慢提起他的興趣,從而讓他喜愛上閱讀。

閱讀需掌握5大技巧:

1、根據情節改變表情

要把故事讀得有聲有色,“聲音表情”非常重要。可以採用聲調高低、聲音大小、聲色粗細,以及生氣或開心的腔調來表現故事中的人物和情節的變化。還可以適當模擬故事中角色的動作和手勢,使故事更形象化,以此刺激孩子保持注意力。此外,朗讀的時候還要控制好速度,讓孩子有時間去理解和吸收。

2﹑適時地用口頭語解釋

給孩子讀書就是要讓他接觸豐富的書面語言,但是理解書面語言需要一定的過程,父母可以有意識地用口頭語言或半書面語言來解釋,譬如“愚蠢的主意”,就是非常笨的主意,那不是一個好主意等。

並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有意識地使用那些讀過的書面詞彙,以幫助孩子理解和記憶書面語。朗讀後還可以和孩子一起歸納和總結故事的大致內容,對孩子積累閱讀經驗很有好處。

3﹑提前熟悉故事情節

上學時朗讀課文的經歷告訴我們,再簡單的文字,第一次朗讀時在字音、斷句、重音和連貫性上都會出現錯誤。這些錯誤肯定會直接影響你的小聽眾對故事的理解。所以媽媽在說故事前應先通讀一遍,瞭解故事脈絡、角色特徵、語言風格等,才能更好地完成朗讀。

4﹑要充滿熱情地朗讀

要想讓孩子對閱讀感興趣,父母首先要表現出樂在其中的狀態。這樣才會讓孩子通過模仿向你學習,並被你的情緒所感染。相對邏輯語詞記憶、形象記憶和運動記憶而言,這種情緒記憶對孩子來說更為持久和深刻。所以,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父母的熱情可以更好地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5﹑用手指點畫頁內容

一般而言,好的童話書包括三條線索:文字講述線索、圖畫講述線索和文字和圖畫共同講述線索。因此,認真觀察圖畫能夠説明孩子理解相關內容,並且培養他的觀察力、想像力,以及對圖畫符號的領悟能力。所以父母在朗讀時,如希望孩子注意的部分可用手指點,更能幫助孩子理解圖和文的互補和互動,並關注其中別具匠心的小細節。

很多父母都沒有過多的時間和孩子共度,那麼給孩子提供盡可能多的書是很有必要的。有位教育家說過:“國家的命運與其說是掌握在當權者的手中,倒不如說是掌握在母親的手中。”這句話深刻地闡明了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父母用言傳身教的方式,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