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初春預防感冒傳染的寶寶食譜

流行性腮腺炎:多見於冬、春兩季,發病時寶寶雙側腮腺腫脹,可伴有發燒、頭痛、厭食等其他症狀,嚴重者併發腦膜炎、睾丸炎、胰腺炎等。

銀翹粥的做法——預防流行性腮腺炎食療

食譜原料:

鮮銀花30~50克(幹品15~30克),粳米20克,連翹10克,冰糖適量。

製作方法:

1.將銀花和連翹放入鍋內,加1500毫升清水共煮,取汁500毫升,去渣。

2.把粳米淘洗乾淨。鍋置火上,放入適量清水、粳米,煮成粥,粥將熟時,入藥汁煮至稠,加入冰糖調味,即可飲用。

健康提示:

本膳用銀花、連翹,辛涼,清熱解毒,而粳米,和胃氣,滋胃陰,對預防流行性腮腺炎有一定功效。

流行性☆禁☆感冒:多發于冬末春初之時,患病寶寶可有高燒、嗓子幹癢、眼睛結膜充血、頭痛、周身疼痛以及劇烈咳嗽等臨床表現,嚴重時還會出現呼吸衰竭、迴圈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法式紅燴牛肉的做法——預防流行性☆禁☆感冒食療

食譜原料:

牛肉、洋蔥、番茄、蔥薑、植物油、精鹽、白糖、黃酒、生粉少許。

製作方法:

1.將牛肉切成小塊,放入冷水洗淨後,控幹置鍋中,加適量的水放入蔥薑、精鹽、白糖、黃酒燉熟。

2.另起鍋放入適量植物油,將切成塊的洋蔥、番茄放入煸出紅油。將牛肉倒入煸炒入味,再將原東加入勾芡即成。

健康提示:

1.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其氨基酸組成與人體相接近,能提高寶寶機體的抗病能力,並可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化筋骨。

2.番茄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同時可提高寶寶的免疫力。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一般從11月或者12月開始出現,3~4月為高峰期,初期如同上呼吸道感染一樣,隨後患兒可能突然高燒,皮膚迅速出現瘀點、瘀斑,繼而神志恍惚、抽風、昏迷等。

粉絲蒜蓉蒸扇貝的做法——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食療

食譜原料:

扇貝、粉絲、大蒜、蒸魚豉油、花雕酒、鹽、雞精、青紅椒粒。

製作方法:

1.粉絲提前半小時在溫水中泡軟;清洗扇貝:將扇貝打開,用工具輕輕沿邊沿取下肉的部分,去掉其中的黑色部分。

2.將除去黑色部分的肉在流動水下沖洗乾淨,並選一片貝殼用牙刷刷洗乾淨、用花雕酒微醃。

3.大蒜剁成蒜蓉、彩椒切成小粒。

4 .扇貝在醃制過程中,此時開始加工蒜蓉。蒜蓉在油鍋裡用溫油,炒至7、8分熟,加少許鹽、雞精、拌勻,加入適量蒸魚豉油,攪拌混合成汁。

5.將一層粉絲一層扇貝肉再放一層粉絲,再將混合好的汁澆至扇貝粉絲上,大火滾水上汽蒸3-4分鐘即可。

6.最後可以澆點熱油,使菜更香。

健康提示:

大蒜對沙門菌等引起的細菌性痢疾有治理療作用;還能殺死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病毒、流行性☆禁☆感冒病毒等。

麻疹:好發於冬、春兩季,寶寶一般在發燒的第3至4天,從耳後開始出現皮疹,逐漸波及全身,融合成片,可以合併肺炎、喉炎甚至造成對心臟、大腦的損害。

香菜鯉魚湯的做法——預防麻疹食療

食譜原料:

鮮香菜30克、活鯉魚1條(約250克)。

製作方法:

1.鯉魚去腮、鱗及內臟,並清洗乾淨。

2.把鯉魚放進鍋內,加適量清水,煮成湯。

3.湯熟時,加入香菜和少許食鹽即可。

健康提示:

香菜具有一定的發汗、清熱、透疹等功效,能預防麻疹。

水痘:一般多見於1~5月,該病潛伏期為兩周左右,患病寶寶可有發燒、頭疼,身上和頭部出現皮疹,進一步就會發展成為水泡一樣晶瑩剔透的皰疹,容易被碰破,隨後結痂、脫落。

金銀花甘蔗茶的做法——預防水痘食療

食譜原料:

金銀花,甘蔗。

製作方法:

1.取10克金銀花水煎至100毫升。

2.甘蔗榨成汁,取100毫升兌入金銀花水中,代茶飲用。

健康提示:

春季易發濕熱等症,易引發水痘,此茶具有清熱功效,可預防水痘。

(圖片來源於領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