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五個誤區_教育孩子要統一口徑
養生之道網導讀:
人不教不成材,教育孩子要走出,教育孩子的五個誤區,積極與孩子溝通,做孩子的朋友,尤其注意家庭教育統一口徑。教育孩子的五個誤區是什麼,一起學習吧。教育孩子的五個誤區
一、對孩子動武
打孩子。這是許多家庭中錯誤的教育方法。孩子來到世上,一切對他來說都是新奇的,因此他總是對任何事情都充滿好奇,總想去摸摸、嘗嘗。在這過程中,當然會犯多種錯誤。作為家長,應該理解孩子好奇的 心理,循循善誘,輕聲細語的加以正確引導。如果一味的打孩子,那就打掉了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失去了天真,變得戰戰兢兢,畏畏縮縮,抬不起頭來,心理受到嚴重的挫傷,有的甚至造成孩子人格不良,埋下精神病患者的種子。
二、 忽視與孩子溝通
孩子自二歲起,即存在思想意識。孩子有自己的需求,有自己的最初不成熟的看法。作為家長,應該瞭解孩子的需求,瞭解孩子不成熟的看法,然後加以引導,而不是一味無理訓斥,或是打罵。若家長蠻不講理,孩子會感到委曲,繼之產生對立 情緒。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三、自己不稱職
孩子的一舉一動,大多是從模仿開始的。有的家長愛抽煙,孩子常常會昂起頭,欣賞爸爸吞雲吐霧。有的爸爸還會沖著孩子的臉,吐出一團濃煙,直嗆得孩子透不過氣來。在青少年中,過早的吸煙者,常常由此而來的。這是值得當今作爸爸者深思的。
四、 家庭教育缺乏統一口徑。
一個家庭裡,孩子受到家長的喜愛。但孩子提出的要求,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爸爸否定的事情,卻受到媽媽和奶奶的肯定和贊許。這種情況常常會使孩子心理上無所適從。倒底聽奶奶的,還是聽爸爸的。同時也會讓孩子形成猶豫、任性等不良 性格。
五、忽視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孩子也存在心理上的承受力,這跟大人是一樣的。由於人才競爭日益激烈。致使家長產生急躁情緒,總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日成龍。如有的家長把多種能成才的“武器”,都往孩子的小腦袋裡灌輸。既要孩子學彈鋼琴,又要孩子學電腦。既要孩子成為科學家,又要孩子成長為藝術家,這種心情,雖然可以理解,但也要記住,孩子在漫長的學琴時間中,失卻了童年應有的歡樂和興趣。
如何做到口徑一致呢?
第一,找到撫育孩子的共同觀點。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從總體上說,基本上是一致的,主要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身體健康、品德高尚,長大後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夫妻雙方找到這個撫育孩子的共同點,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就要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當孩子做錯了什麼事情,不能爸爸在一邊批評,媽媽則不停地為孩子打掩護,當母親指導孩子練習樂器演奏時,做父親的不能因聲音亂而煩操,更不能有什麼不支持的言語;當年輕的父親為孩子買來一大堆玩具、營養品時,做母親的不能因為孩子的父親無規律地花錢而在孩子的面前大發脾氣。這樣就可以避免孩子過分地依賴父母任何一方,給孩子留下“爸爸、媽媽都愛我”的美好記憶。
第二,夫妻雙方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很關鍵。這裡的主要問題是,夫妻任何一方都要認識到,對方對孩子進行管教,並不是惡意,而是為了孩子學好。如爸爸星期天給明明買了一輛玩具小轎車,當天下午就讓他踩壞了。爸爸生氣地說:“今後再也不給你買玩具了。”明明很傷心。這種情況下,明明的母親不能保護孩子,更不能說一些不利於他們父子關係的話。正確地做法應是在丈夫說的話的基礎上,補充講一些道理,最後達到明明自覺愛護玩具的目的。這樣“一補”,效果就好得多了。
第三,在孩子面前不衝突。孩子在家庭中最怕的就是父母衝突。孩子的不良行為的最初起因,大多數來源於父母衝突。要做到在孩子面前不衝突,這就要求雙方遇到矛盾時都能控制住自己的感情,或至少有一方能控制住自己。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是等孩子不在家或入睡後,夫妻雙方再慢慢交換意見,給孩子創造一個和睦的家庭環境。
另外,要使教育孩子口徑一致,家長還要做到,爭取老人對自己教育意見的支持,不過多千預自己對孩子的教育。重大問題上,對孩子進行批評和教育,雙方要先有個計畫,不要“東一娜頭,西一棒錘”地進行。最好制定家庭教育制度,把教育孩子常遇到的問題統一規定下來,才能共同把孩子教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