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孩子“討價還價”的方法_如何和孩子“討價還價”
養生之道網導讀:
孩子慢慢長大,漸漸開始跟父母談條件,“討價還價”。討價還價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主意識。但是如果父母處理不當,也會帶來負面影響。那麼如何和孩子“討價還價”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如何和孩子“討價壞價”?現在的孩子不好教育,總會碰到愛和家長討價還價的孩子。這讓不少家長覺得苦惱,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那麼孩子老是討價還價怎麼辦呢?我們為您說說對付孩子“討價還價”的方法。
易鵬媽媽最近被6歲兒子“討價還價”的行為弄得心煩意亂:晚上,你要求他彈一小時鋼琴,他會花半個小時跟你講條件:週末帶我去動物園,要不彈完琴我可以吃三塊巧克力;早上,希望他在喝過牛奶後刷次牙,他說行吧,但今晚光看動畫片不學拼音……易鵬媽媽發現自從在家裡“發揚民主”、“與兒子平等對話”後,兒子哪怕在穿什麼襪子上,都有得纏攪……
一、中止或暫停“討價還價”的方法
1、設定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底線
在家庭內部發揚“民主”之前,家長應該跟孩子有一個約定:任何“講條件”的行為都不能無休止地進行下去,父母有“最終解釋權”。設立“最終解釋權”,就是為爭論設一個底線,以保父母的權威不受磨損。
2、限制物質鼓勵,宣導精神鼓勵
其實,孩子想通過討價還價獲得的“好處”,基本上都與物質有關。一個家庭,如果養成了以物質條件來換取孩子“行動”的習慣,不讓孩子纏攪也難。要多宣導精神鼓勵,如擁抱、撫摸、口頭誇獎等等,擁抱本身會換來孩子的妥協,這種妥協與物質換來的妥協不同,往往是有益的,因為擁抱傳達的資訊是:我相信你能做得好,你也有責任做得好。
3、讓孩子接受討價還價的後果
討價還價往往帶來時間上的延誤,如果因此影響了孩子的娛樂和休息,或者因遲到遭到老師的批評,那麼,別心軟,讓孩子承受後果。
4、看透孩子“討價還價”的心理活動
其實一開始,“交換條件”都是家長主動提出來的,“只要你今天好好彈琴,週末我就帶你去坐過山車”,“考到100分,就給你買滑板。”所以,現在在付出辛苦之前,我想知道我究竟能得到什麼好處。
為什麼大人能熬夜看電視而小孩子不能?為什麼大人星期天可以逛街小孩子就必須上興趣班?這不公平!公平的辦法是我能得到一點補償,比如每星期吃兩次肯德基。
為什麼總是大人來發佈命令?為什麼他們總要來打斷我們的遊戲,要我們幹這幹那?可以講條件,多少可以換回點自由。
5、一旦孩子習慣于“討價還價”
在任何事情上都做交易,很可能造成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被動狀態”
孩子會計較任何事情的“即時效益”,看不到好處就不做,如此下去,孩子便不會出於強烈的興趣去學習新東西,也不會有探索精神,更不會有責任心和同情心。他的人生會喪失所有的主動權,任何事情不是“我要做”,而是“要我做”,而且“不談妥條件就不做”。當“談判”成了習慣,每一次“談判”成功後,孩子就在準備下一次的“交易”了。
6、大量的時間浪費在爭議上
雙方進行拉鋸式的談判,孩子從家長口中擠牙膏般擠出點“利益”,浪費了雙方的時間,使孩子專心思考及行動的時間變得很少。
7、家長的權威受到挑戰和磨損
最終,你會發現作為家長,你對局面失去了控制。你的嘴皮都磨破了,卻還未對晚上睡前洗澡達成協議。在任何一件小事上都會引發長時間的和談,你還有權威嗎?
疲憊造成家長情緒失控,最終傷害的還是孩子
當家長的耐心用盡之後,孩子倔強的討價還價行為會令父母情緒失控,這個時候,民主的家長就成了暴怒的家長。這種從一個極端迅速擺到另一個極端的變化,常常令孩子傷心不已,不知所措。
孩子如果出現討價還價的言行,說明他已經有了自主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個性,這不是件壞事,家長不能一味地禁止,也不要過於遷就。做為家長要循循善誘,慢慢的孩子也會變得通情達理起來的。
二、孩子教育的注意事項
1、不要對孩子許下無法履行的承諾
父母不要輕易對孩子許下無法履行的承諾,一旦諾言許下,則一定要做到堅守不變。無法做到言行合一的父母永遠無法在孩子面前樹立起威信,甚至父母子女間最基本的信任也會因此受影響。
2、不要讓孩子產生疏遠感
孩子幼時所承受的孤獨及疏遠感會對孩子的性格和未來發展產生巨大影響,因此無論工作有多繁忙,父母也不要長時間地遠離孩子,要始終將孩子視為生活的中心。
3、夫妻在孩子面前吵架是家庭禁忌
夫妻之間難免會發生一些口角,但切記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執。看著父母“張牙舞爪”、相互謾駡,孩子便會陷入一種極度不安與恐懼當中,這最終會使孩子產生嚴重的。
4、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
看不得孩子笨手笨腳的樣子,會説明他們處理一切事務;另一種即使心中極不耐煩也會等著孩子自己完成所有事情。所謂熟能生巧,在反復的嘗試過程中,孩子便會掌握獨自處理事務的要領,更為重要的是他們能夠從中獲得自信並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這才是萬金難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