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父母打罵孩子的壞處_打罵孩子對孩子的影響

養生之道網導讀:

在孩子犯錯時,你是打罵教育嗎?父母打罵孩子的壞處有哪些?打罵對孩子教育無益,相反,還會對孩子的性格產生很多不良影響。父母打罵孩子的壞處有哪些?一起來聊聊。

1、有暴力傾向。

經調查顯示,喜歡打架的孩子,多半都在家裡經常被父母打罵。因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所以在家裡挨打的他們就出去模仿父母,出去打別人。實際上,父母打罵孩子並沒有起到教育作用,反而成了孩子的反面教材。

2、性格怪異。

經常被家長打罵的孩子,自尊心收到嚴重的傷害,感到孤獨,導致常常懷疑自己,產生自卑感,思想有排他傾向。不願意與人交流,長此以往會導致孩子性格缺陷,思想和行為與同齡孩子異常,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3、喜怒無常。

很多時候家長打罵孩子只是一時衝動,過後會對自己的行為後悔不已,抱著孩子痛哭流涕病訴說自己的悔意。這時孩子會感到莫名,分辨不清對錯,不理解家長的舉動。但是時間長了,孩子慢慢的習慣了,也會被家長感染,變得也喜怒無常。

人生在世,孰能無過,更何況是還沒有完全能分辨是非的孩子。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種,何必非要選擇打罵。打罵不僅不能解決問題,不能指正孩子的錯誤,還會給孩子的心裡帶來很大的傷害。

4、懦弱

如果孩子經常被父母打罵,時間一長,孩子見到父母就會立刻產生恐懼心理,繼而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麼,也不管父母的話是對是錯,他都只得乖乖服從。在這種不良的絕對服從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性格怯懦的孩子,會產生嚴重的畏懼心理,表現出軟弱的順從意識,進而形成猥瑣、膽小怕事的性格,對人對事往往惟命是從,精神壓抑,學習被動,這樣的後果,將影響孩子的整個人生。

5、孤獨

經常挨打的孩子,會感到孤獨無援。尤其是父母當眾打孩子,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嚴重的傷害。他們往往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會自感“低人一等”,顯得比較壓抑、沉默,認為老師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頭來。於是這種孩子往往不願意與家長和老師交流,不願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顯得孤僻、難以接近。

6、說謊

有的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事就打罵。孩子為了避免承受皮肉之苦,往往會對父母說謊,避免受到責罰。因為騙過一次,就可減少一次“災難”。但是孩子的謊言很容易就會被家長識穿,為了懲罰孩子的說謊行為,家長的態度會變得更加的強硬。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錯事更要說謊,這種強化作用使得孩子的說謊變得習以為常,構成惡性循環。

7、悲觀厭世

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希望得到別人包括父母的尊重,而別人的尊重、信任,會使孩子產生自信,這是他們前進的重要動力。經常挨打的孩子,自尊心受到損害,產生自卑,極容易走上自暴自棄、破罐破摔之路。父母本是孩子最親近的人,經常遭父母的打罵,孩子會感到人世間沒有溫暖,活著沒有意思,於是悲觀厭世。現實中由於遭受父母打罵,出走者有之,自殺者有之,造成的家庭痛苦是難以言狀的。

8、人格畸形

從心理學角度講,父母粗暴高壓,會導致本來性格倔強的孩子產生抵抗意識、對立情緒,進而變得性情暴躁,行為粗野,甚至形成攻擊型人格,對別人施暴,難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經常挨打的孩子會變得脾氣暴躁,心驚膽戰,產生對父母、對學校、對社會不滿的情緒。比如,因為物理沒考好而挨打,他便會憎恨物理知識、物理老師,甚至憎恨學校。一旦有機會,孩子可能會做出一些報復性的事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