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培養孩子獨立性的方法_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性

養生之道網導讀:

怎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獨立性指的是遇事有主見,有成就動機,不依賴他人就能獨立處理事情,積極主動地完成各項實際工作的心理品質。那麼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一、訓練孩子獨立性不要錯過時機

技能1:學會使用筷子

假如家中的寶寶可以用手握住蠟筆,並且有力量在紙上作畫的時候,那就意味著您的孩子的手指運動技能已經得到充分的發育,可以讓他嘗試用勺和筷子等餐具了,這就是訓練孩子獨立性的第一部。

訓練方法:父母們要注意多給寶寶自己動手用筷子夾菜和用勺子喝湯的機會,父母還可以坐在寶寶的身邊,讓他自己體會要領,也可以訓練寶寶先從用筷子夾起扁豆這些容易夾的食物開始。這樣比較便於寶寶對以後夾食物的訓練。如果寶寶學會了自己動手吃飯,那他之後對於飯菜的敏感度和興趣度就會越來越高。

提示:因為此時寶寶的年齡還平均不到2歲,父母應特別提防孩子被食物噎到的危險。

技能2:學用杯子喝水

通常寶寶在8個月左右就能自己用杯子喝水了,不用家長幫忙了。家長們要注意了這時候的寶寶會發出一些表情上的信號,比如當媽媽用玻璃杯喝水時,你會發現自己的寶寶會用一種好奇的目光看著你,或是他會做出咂舌頭的動作來告訴你它也想喝水。

訓練方法:爸爸媽媽可以先給寶寶一個塑膠杯子,杯子裡的水要比較少,然後幫助他把杯口靠近寶寶的嘴邊。如果當寶寶喝到水時,也許只有那麼一丁點,父母也要及時對他的行為表示讚揚。在幫助寶寶掌握喝水動作的要領之後,再漸漸地增加杯子裡的水量,以達到真正掌握的目的。

提示:早期讓寶寶自己用杯子喝水,可以鍛煉寶寶的認知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這樣在外出時候帶著寶寶,可以帶個有蓋的杯子,或是能彈出吸管的小杯子,以便於經常鍛煉寶寶自己動手喝水的能力。

技能3:學會自己去廁所

通常寶寶到了4歲左右這個年紀,就會主動要求父母離開衛生間,自己處理大小便的問題。不過,這也同樣取決於這個家庭的生活習慣,同時與寶寶的個性和成熟程度也有一定關係。

訓練方法:當寶寶剛開始自己解手的時候,無論是大小便,父母都可以先把衛生間門微開,並記著告訴小寶寶當他接手完之後要告訴爸爸或媽媽,讓媽媽或爸爸來幫助完成後續的沖水工作。在寶寶上幼稚園的階段前期,作為父母的朋友可以先幫他擦乾淨屁股,或檢查他自己是否把自己的小屁屁擦乾淨了。這也是家長訓練孩子獨立性的最佳時機。

友情提示:如果寶寶不想父母在他旁邊看他解手,父母應該尊重小朋友的意見並及時離開,因為在這個時候寶寶往往意識到自己也是個小大人了,不喜歡別人看自己的隱私。

技能4:學會穿脫衣服

假如寶寶有了自主意識,他對穿衣服的興趣就會漸漸濃厚起來或是好奇心越濃烈,便會自己拿衣服或褲子往身上套,自己穿衣服,這時候父母也可以不失時機地教會寶寶穿、脫衣服和鞋子的問題。這個時機父母一定要把握住,因為這個時機往往能夠訓練小朋友穿脫衣服的重要生活技能。

訓練方法:為寶寶準備一些容易穿、脫的衣服和鞋子,並且要非常耐心地教寶寶穿、脫的技巧,來幫助寶寶最大限度的學會生活自理

最後小編要告訴廣大的父母朋友,訓練孩子獨立性不要錯過時機,一定要及時訓練孩子的獨立性,並且要選對時機進行生活技能訓練。讓孩子從小養成很好的習慣。

二、教育孩子的禁忌

禁忌1、太忙碌。

你什麼時候最關心孩子?是不是在他最頑皮或犯錯誤的時候?如果是這樣的話,快認識問題的嚴重性吧,因為孩子會因此明白,唯有做錯事,父母才會注意自己,因此而不知道改正錯誤。正確的做法是,無論多麼忙碌,都要關心孩子,特別是孩子乖巧的時候,更需要讓孩子知道父母對他是關注的。

禁忌2、太少讚賞。

許多父母以為孩子聽話,乖巧是應該的,不用多讚揚。久而久之,連怎麼說讚揚的話都忘了。想一想你有多久沒有稱讚孩子了?我們網站最近有一篇《給小寶貝的一百句好話》的文章,值得一讀。

禁忌3、沒有規矩。

每個家庭都必須有一套自己的規矩,吃飯、睡覺,一切事務都應該有作息時間和一定的行為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