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培養孩子好性格的方法_如何培養孩子好性格

養生之道網導讀:

怎樣培養孩子好性格?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性格,孩子好性格對於孩子將來的發展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何培養孩子好性格呢?快來看看吧。

一、怎麼培養孩子的性格

性格在人一生的發展過程中騎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話說性格決定命運。也是很有道理的,人的性格從胎兒期就開始發展和完善了。這一點被專家們的研究所證實。性格是兒童的心理發展的一個重要部分。所以在胎教中就應當開始了對孩子性格發展的培養。所以家長有些事情還是要做到位的。

1、母親以身作則

據研究研究,胎兒階段之所以孕婦能夠影響胎兒的性格是因為,孕婦的精神狀態、情感、行為、意識可以引起體內激素分泌異常,如孕婦有憂鬱心情,缺乏活力,所懷孩子出生後會好委屈,長時間啼哭。長大後感情脆弱,鬱悶。孕婦要能正確對待孕期反應帶來的煩惱,積極、堅強地克服懷孕後期和分娩中的痛苦。

胎兒接受母親的影響是自然而然的。為了讓胎兒出生後能有自尊自強、勇於與困難作鬥爭。在胎兒6個月以後,教育孩子把感覺轉換為情緒。這時胎兒的情感與母親息息相通。因此,在懷孕過程中,要時刻注意當好胎兒的老師,塑造胎兒美好的性格。

2、有意識地進行精神刺激

有意識地進行精神刺激方面,重要是丈夫來操作。實際是丈夫逗著妻子玩的喜鬧劇,使妻子的情緒有片刻的波動,讓這種波動影響胎兒,使他得到鍛煉。丈夫可以趁妻子不備時給將要出生的孩子買漂亮的衣物,給妻子買一件紀念品,不動聲色地放在床頭,等妻子發現後得到一個意外的驚喜。

能感覺到胎動的時候,胎兒有時文靜,有時又亂踢亂動。這時妻子往往會產生各種猜測,這時丈夫可以出題和妻子討論。如猜猜是男還是女。在臨產時,丈夫更要多方幫助和鼓勵妻子克服分娩時的緊張情緒,堅信分娩順利。這些有益的刺激,將給胎兒日後堅強、自信的性格奠定基礎。

生活環境是早就胎兒性格的重要因素。母親的子宮應當算是孩子所在的第一個環境,這裡孩子能夠感受到的一切將直接影響後面的性格形成,媽媽為了塑造孩子的性格在這段時期要有意識的做一些精神刺激。當然並不僅僅是胎兒階段在孩子剛出生後的一段時期內,環境依然是影響孩子性格的主要因素。家長也要把環境調控好。

二、教育孩子的四大誤區

1、總想控制孩子

尊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也導致了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常常擺出家長的威嚴態度,企圖控制孩子,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但控制的結果往往引來對抗。專家表示,家長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卻並不考慮孩子的要求,一旦孩子達不到要求,家長就會生氣、發怒,這樣的行為示範,也將讓孩子習得,成為他性格的阻礙。

2、看不得孩子的壞習慣

“孩子的壞習慣或壞的行為,經常會包含好的因素在裡面。”專家認為,孩子行為上的問題對於父母而言並沒有好壞之分,只有接受和不接受之分。過於擔心孩子的壞習慣或者行為,與對孩子放任自流、忽略孩子一樣,都有可能使孩子的壞習慣趨於強化。

那麼,家長該如何面對孩子的壞習慣呢?杜宇表示,家長應善於發現孩子壞的行為背後好的因素,並善於利用這些好的因素,讓孩子擁有更多的可能性,體會多樣的成功與自信,如此,一些所謂的壞習慣或壞行為就會化於無形。

3、給孩子“戴帽子”

很多家長在發現孩子撒謊後,給孩子扣上“愛撒謊”的“帽子”。其實家長仔細想想就會發現,不僅孩子會撒謊,大人也常常會說一些善意的謊言。因此家長應該認識到,孩子撒謊並不意味著品德不好了,可能只是孩子滿足自己需要的策略不太合適。而如果家長認識不到這一點,隨意給孩子“戴帽子”,反而會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容易強化孩子的這一行為。

“孩子的可塑性是非常強的,給孩子‘戴帽子’與給成人‘戴帽子’的效果差距會很大。父母不能像要求成人一般要求孩子,但應像對成人一般的尊重孩子。”專家說。

4、喜歡講大道理

很多家長動不動就講大道理,也不管孩子的情緒、狀態和注意力當下是什麼樣的,這樣的教育往往會徒勞無功,甚至是與家長的願望背道而馳。

專家建議,家長可以適當將教育融入生活的細節當中,隨時、隨地、隨人、隨事和隨機地教給孩子家長在生活中體會到的原則,這樣的教育會變得自然而然,也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