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孕早期安胎有哪些誤區


孕早期安胎有哪些誤區?懷孕的准媽媽在孕期很受到全家人的保護,無論從營養到情緒家裡的人都會以孕早期的准媽媽最為重點保護物件,同時也是也是為了肚子裡的寶寶能夠健康的成長。但我們都知道孕早期就也是懷孕的頭幾個月裡,准媽媽肚子裡的胎兒相對來說還不是很定,稍加不注意就會有流產的可能性存在。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孕期的准媽媽應該時刻做好安胎的事情。但很多人對於安胎還有存在很多錯誤的理解,下面小編就向大家介紹一下孕早期注意三個安胎誤區。

根據資料統計,妊娠女性的自然流產率高達10%~18%。還有不少女性在妊娠早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陰☆禁☆道流血和下腹隱痛,大部分經過適當的安胎治療可以痊癒,也有少數會發展為自然流產。另外,還有一些女性,特別是有習慣性流產史的女性,雖然在孕早期沒有先兆流產的表現,但胚胎已存在受損害和發育不良的情況,如果不能針對性治療,最終也會導致流產發生。因此,臨床上需要安胎治療的孕婦不在少數,但在對安胎問題上,人們卻存在一些誤區,甚至由此引致不良後果。

孕早期安胎有哪些誤區

1、黃體酮可能致畸

黃體酮是一種安胎的良藥,在臨床上應用已有幾十年之久。黃體酮屬孕激素類藥物,由黃體功能不全造成的流產,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補充黃體酮,以保護和維持胚胎的發育。近幾年的科學研究發現,黃體酮不但有調節內分泌保胎的作用,還有很好的免疫保胎效果。它能促進子宮內膜上皮細胞產生白血病抑制因數,有助受精卵的黏附、著床,及胎盤細胞的分化;還能促進母體Th1型淋巴細胞向Th2型淋巴細胞轉化,從而保護胚胎不受免疫損害。因此,對於早期先兆流產孕婦,或有習慣性流產史者,黃體酮作為常規的安胎藥物是有一定道理的。近幾年,有報導寫黃體酮可能導致女性胚胎成長以後,出現體毛增多的現象,但長期的臨床觀察顯示,常規劑量的安胎用藥是很安全的,上述現象根本不會出現。而另一種常用的安胎藥絨毛膜促性腺素(即HCG),雖然同樣具有安胎功效,但它主要是通過促進妊娠黃體細胞產生孕激素起保胎的作用,因而效果沒有黃體酮好,但黃體酮和絨毛膜促性腺素同時使用,可增強保胎效果。

2、安胎需長期絕對臥床

安胎時是否需要絕對臥床,這個問題需要具體分析。如果孕婦正處於陰☆禁☆道流血活動期,暫時臥床是必要的。但如果陰☆禁☆道出血已經停止,b超顯示胎盤後方和孕囊下方未見液性暗區,即使有多次習慣性流產病史,也無須絕對臥床,孕婦只需相對減少活動量,避免較激烈的活動即可。而事實上,適當的輕微活動(如散步等),對改善子宮及胎盤的血液迴圈大有裨益。胎盤能否緊密地貼牢在子宮壁上,關鍵取決於胎盤細胞侵入子宮壁的深度,若胎盤細胞侵入子宮壁不夠深入,則可能引起流產。胎盤細胞發育正常的情況下,一般的運動是不容易把胚胎“抖”出來的,因此,除非陰☆禁☆道出血處於活動期,否則無須絕對長期臥床,倘若長期臥床,反而容易導致體質虛弱、消化不良、便秘、下肢萎縮,嚴重者還可能形成下肢及盆腔靜脈血栓,甚至引起肺栓塞。


3、:孕早期濫用宮縮抑制劑

孕早期安胎有哪些誤區?妊娠早期流產(指孕12周之前),多數是由遺傳、免疫、內分泌等因素,以及受精卵本身的品質不良引起。遺傳因素和受精卵不健康引起的流產是一種自然淘汰過程,因此,不需要,也不應該安胎治療,即使積極的安胎治療,往往也以失敗告終;而免疫和內分泌因素所致的流產,其治療原則是根據不同類型,進行相應的免疫治療或內分泌治療。宮縮抑制劑主要是針對晚期先兆流產或先兆早產時的子宮異常收縮,而早期先兆流產時,子宮異常收縮並非主要矛盾,關鍵是對因治療,因此,幾乎不用宮縮抑制劑。事實上,這些藥物不但對早期安胎效果不好,而且會有一定的不良作用,如硫酸舒喘靈和安寶有擴張血管作用,對於有出血傾向但無宮縮的患者,有時反而令出血難以止住。因此,近年來,國內開始應用一些新的平滑肌解痙劑,作安胎時的輔助之用。

愛心貼士:保胎的四項須知

1、孕媽媽在孕期當謹慎用藥,避免接觸放射線及有毒物質,不吸煙不喝酒,預防病毒性疾病感染,節制性☆禁☆生☆禁☆活。

2、一旦確定為懷孕,孕媽媽應該保持心情舒暢,情緒穩定。

3、遠離汽車多的場所,不要生活在電池廠、油漆廠附近,以免有毒的鉛被孕媽媽吸入體內,危害胎兒。

4、孕媽媽飲食應補充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忌生硬,忌偏食,不要過饑或過飽。

知道了孕早期安胎有哪些誤區,所以即使您懷孕後需要安胎,但也並不意味著需要長期臥床休息,因為這樣的話,反而會對健康不利。否則無須絕對長期臥床,倘若長期臥床,反而容易導致體質虛弱、消化不良、便秘、下肢萎縮,嚴重者還可能形成下肢及盆腔靜脈血栓,甚至引起肺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