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寶寶愛上“吃手”別著急 正確應對寶寶吮手指的習慣

寶寶3個月後,就會經常把手放在嘴裡吮吸,有些媽媽擔心不衛生,強行制止寶寶,其實這種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傷害了寶寶的感情,也剝奪了寶寶學習的機會。

吮吸手指有助寶寶智力發育

寶寶吮吸手指是智力發育的結果,這說明寶寶對自己身體的控制能力加強了,手指的動作反過來還會刺激寶寶神經,促進大腦發育,因此這是寶寶生理與心理的雙重需要,媽媽不要強行干預。

1.有些寶寶吃奶比較急,在吃飽之後,吮吸的欲望還沒有滿足,還有些寶寶的吮吸欲望本身較強,吮吸手指可以彌補寶寶這種欲望得不到滿足的失落感。

2.寶寶吮吸手指的過程,也是學習和玩耍的過程,通過吮吸手指,刺激舌頭和手指,他會得到雙重的體驗。

3.吮吸手指也有穩定情緒的作用,當寶寶孤單寂寞的時候,就會用這種方法安慰自己。

如何應對寶寶吮手指的習慣

寶寶吮手指如果太過頻繁,也會對寶寶造成一定的傷害,媽媽可以適當調整寶寶的行為。

1.媽媽要經常清潔寶寶的手,以免寶寶多次把手放在嘴裡時,把病菌也帶進去。另外,寶寶在吮吸手的時候,口唇周圍經常會濕漉漉的,媽媽還要經常為寶寶擦拭口唇周圍,保持乾燥,以防長濕疹。

2.媽媽要經常陪伴寶寶,減少他孤單寂寞的感覺,吮手指的概率就會減少。

3.給寶寶手裡放一些玩具,轉移他的注意力,這樣也會減少他吮手指的概率。

4.給寶寶準備幾個安撫奶嘴,在寶寶需要的時候,給他吮吸,也會減少寶寶吮吸手指的概率。

寶寶吮吸手指的習慣一般在1歲以後就會戒掉,所以媽媽也無須過慮,這是寶寶成長的必經階段。

什麼時候需要加以干預?

嬰兒期的吃手指過程其實是一個必經的發育體驗,可以幫助寶寶的大腦開發以及對外界事物的認知。但家長要警惕的是,嬰兒隨著精細動作的開發和成長,吃手指的過程是會合理並正常地逐漸減少。

大部分專家建議,學齡前的兒童在正常範圍內的吃手指表現,大人可以忽略。直到兒童出現“過度”吃手指的行為,家長則必須警惕。症狀如下:

1、頻繁地吸允手指。有些兒童不干預的話四歲或以上都仍頻繁吸吮手指,吃手指過度的典型特徵是手指起繭。

2、自己無法停下來

3、由於吃手指已經出現了牙齒發育和說話問題

4、被他人揶揄感到羞愧

如何解決吃手指的習慣?

我們向來喜歡落腳於解決問題,那麼,如何解決吃手指這個媽媽討厭的壞習慣?接下來介紹給大家實操攻略,如果實在忍受不了孩子在你面前吃的滿手口水,或者手都吃出繭了,可以試試下面的方法。

簡單的家庭指導就可以停止大部分孩子的吃手指行為, 在家裡糾正的方法很簡單,家長只需要制定規則,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吃手指而去責罰或者羞辱,這樣做只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1、規定孩子只能在臥室或者家裡的時候才允許吃手指,不要在公眾場合。告訴他這是睡覺時床上才能有的行為。

2、不要變成衝突。別跟孩子說“你以後再也不許吃手指了”這類話,嘗試在他沒有吃手指的時候給予肯定和誇獎,而不是批評。如果孩子沒有吃手指,適時給予獎勵、積極的關注和獎品同樣有助於孩子改掉習慣。舉個栗子,在日曆上標注出哪些天孩子做到了不吃手指,當達到某個說好的天數後,與孩子一起慶祝目標達成。

3、與孩子討論吃手指的行為,讓孩子知道當他想停止這個行為的時候,爸爸媽媽隨時準備好幫助他。這樣子做的話,孩子最終會跑向你,告訴你“媽媽我再也不想吃手指了”,這正是你給了他勇氣這樣做。

4、在孩子身體或心靈受到傷害後,如果他想吃手指,不要加以阻止,這時他需要自己的舒適區域,如果父母阻止他進入這個區域,只會更加傷害他。

5、建立孩子的自我意識,當他吃手指時,問他:“你知道自己正在吃手指嗎?”如果孩子給予否定回答,説明他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有必要的話找其他合適的方法給予安撫,如一張柔軟的毯子和填充玩具。

6、不要用味道噁心的東西阻止孩子吃手指,這種做法太殘忍。

7、想一些有創意的方法,説明孩子認識到他正在長大,有一天他會不再吃手指。問問孩子:“你覺得家明哥哥還在吃手指嗎?”這個時候他就會思考,是否自己還需要吃手指。

8、有專家建議為孩子戴上手套,大拇指纏上膠布或者布條以提醒孩子不要吃手指。但請不要指望達到立刻戒斷的目的。這種做法會打擊孩子,造成情緒上的焦慮。相反,最大的可能是當他們長大到可以自己取下手套的時候,只會更想吃手指。

如果家庭治療沒有效果,家長對孩子吃手指的行為無能為力,找孩子的兒科醫生談談。會有一些其他的治療方案,如行為矯正、針對兒童吃手指設計的兒童裝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