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孕37周:產前該問的8大問題

大多數准媽媽對生產過程知道不多,如果能在生產前就做好準備與練習,如多跟醫師溝通,參加媽媽教室或請教親朋好友,閱讀相關書籍等,尤其媽媽教室可以說是頭胎婦女生產知識的重要來源。這樣一來,就可以減少准媽媽的種種疑慮,也降低危險發生的機會,當然有助於產程的順暢。

產前該問的8大問題

准媽媽該問的問題

准媽媽可以問以下8個問題來幫助自己瞭解更多:

① 待產及生產時,可不可以待在同一個房間?

有的醫院可以讓孕婦從產程開始到生產、恢復期都在同一個房間度過。這種房間通常比一般產房寬敞,裡頭還有電視、沙發椅等,燈光也可以調整,孕婦會有在家中生產的感覺,氣氛比較舒適、輕鬆。

② 待產及生產時,誰可以在我身邊?

准媽媽可以決定“誰”陪伴在她身邊,因為只有她最清楚在生產過程中,“誰”最能給她支持,這可以是准爸爸、家人或其他女性朋友。

③ 在我的生產環境中,待產及生產時會發生哪些情況?

要清楚地跟醫師溝通待產流程,何種情況需要做催生、何時要採取剖宮產等醫學步驟,患者可以依照自己的希望與狀況,儘量把自己的要求說清楚並與醫師討論可行性。

④ 醫院醫護人員怎樣幫助母親達到最大可能的舒適程度?除了藥物之外還會怎樣幫助母親減緩疼痛?

除了必要時期採取藥物輔助之外,改變姿勢、溫水浴或淋浴幫助放鬆、使用按摩或音樂、調整呼吸轉移注意力等都是可行方式。待產前先與醫師充分討論,可以減少產婦的心理障礙,在不影響胎兒的情況下,使產婦的產程比較舒適。

⑤ 對待產的婦女一般你們做哪些事?

世界衛生組織對於正常自然產的孕婦建議如下:

1.不要常規灌腸。

2.不要常規剃陰☆禁☆毛。

3.不要常規靜脈輸注。

4.不要在待產時禁食或禁止喝水,應該鼓勵孕婦補充口服液體。

5.不要常規使用電子胎心音監視器,應該間歇性使用。

6.不要常規施行會陰切開術,而是等有必要再做。

⑥ 醫院或診所怎樣幫助期望哺育母乳的母親?

世界衛生組織定出下列生產服務者説明哺乳的建議:

·告訴懷孕的母親為什麼要哺乳,如何哺喂母乳。

·嬰兒出生後一小時內母親開始哺乳。

·示範如何哺喂母乳。

·新生的嬰兒應該只哺喂母乳,除非有醫療上的需要。

·他們鼓勵嬰兒整天和整晚停留在媽媽的身邊,稱為“母嬰同室”。

·當嬰兒有需要時,鼓勵母親哺喂,而不是固定時間哺喂。

·對哺喂母乳的嬰兒不應該給予人工安撫奶嘴。

·鼓勵母親參加哺喂母乳團體。

·提供書面說明的哺乳政策,充分告知理念與做法。

⑦ 待產期間我可以走動嗎?我可以用哪種生產姿勢?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待產時孕婦可以依照意願到處走動,自由活動,待產與生產的時候,孕婦可以採取任何覺得最舒適的姿勢,或讓孕婦發揮最大功能的姿勢。

⑧ 如果嬰兒早產或有特殊問題時怎麼辦?

新生兒有異常狀況將立即轉入新生兒監護室由專業醫師治療。

適時入院待產有哪些好處 住院分娩的省錢之道 維生素C可降低分娩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