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變越懶, 媽媽做了些什麼事?
為避開五一出行高峰,優媽一家便選擇了宅在家裡,每天睡到自然醒,漫無目的的逛街,陪優優在公園瘋跑,過得好不快活。中間有半天,優媽向老公請了個假,和幾個閨蜜一起逛街、購物,一來給老公個單獨陪孩子的機會,二來也享受下友情之樂。
幾個女兒湊到一起話題無非就是老公、孩子,特別是孩子,一聊起這個話題便收不住。有個閨蜜說起自己的孩子是一臉的無奈:“我家寶寶越大越懶啊!原來2、3歲還懂得幫媽媽拿東西,努力學掃地,現在讓他幫幫忙比登天還難,是不是現在的孩子都這樣啊?”
“可不是嘛!我們家果果也這樣,越來越懶,整天顧著看手機、玩Pad,不要說幹家務了,連功課都懶得寫,才上一年級就這樣,以後可咋辦啊!”
“是啊,是啊!我們家的也這樣,真是愁死了,我們鄰居家的小樂就勤快,才6歲就懂得幫媽媽做家務了,真讓人羡慕嫉妒恨。”
幾個人你一言我語,無不是在抱怨自己的孩子懶散、不懂事,快成了“寶寶批鬥會”了,正討論激烈的時候,我問了句:“親們,孩子第一次幫你幹活是什麼時候,你們怎麼表現的?”
“我們家的是2歲半吧,看我洗碗要幫我,把我樂壞了,他連碗都拿不穩,當然被我拒絕了。”
“我家樂樂也是在2、3歲的時候開始想表現自己,可那時候太小了,心疼還心疼不過來那,哪捨得讓他去幹活啊,萬一出問題怎麼辦?"
“我們是3歲!”
“我家寶也是2、3歲!”
…………
聽了大家的答案,我一點都沒感到驚奇,看大家都對我投來期待的眼神,好像再說:“快告訴我們答案啊!”
好吧,我也決定不賣關子了。“親們,其實讓孩子變懶的不是別人,正是你們啊!2、3歲本來就是孩子最活躍、勤快、愛表現的時期,這時候他會有替你分擔任務的欲望,如果父母能好好引導,孩子一定會有很大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能讓他體驗到勞動和幫助別人的樂趣。但很不幸,由於心疼孩子,你們大都沒有把握住這次機會,白白浪費了孩子成長的最佳時機。”
“啊?那怎麼辦呢!已經錯過了,還有補救的措施嗎”一位心急的閨蜜搶先說。
有,但要想讓孩子改掉已形成的懶散習慣,父母要付出的還有很多,至少要做到這3點:
1.不事事包辦
“來寶寶,吃了這一口,快來,張嘴!”是不是很熟悉這樣的場景,孩子不好好吃飯,你、老公,甚至爺爺奶奶們都追著孩子喂,吃一口玩一會,你們又要追著滿屋跑,只為了孩子好好吃口飯,真不容易啊!
早上孩子賴著不起床,一遍一遍的叫不聽,只好幫他穿衣服,等他眯著眼剛剛穿好,牙膏擠好,洗臉水倒好,早飯不願吃還要喂,送上學的路上,書包幫他背著,水壺幫他拿著,直到看他進了幼稚園,你這傭人才算松了口氣。
這樣的事大部分家長都做過吧,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罪魁不是別人,正是你!為了孩子好好吃飯、好好上學,便把所有的一切扛起來,這也沒用,那也耽誤學習,孩子大了,什麼都不敢做,因為他不會做,甚至從沒嘗試過。
所以,別再事事包辦了,順其自然,該孩子做的就讓他去努力完成,如果他不做,就讓他餓一會,或者遲到一次,為自己的任性接受一次懲罰,這樣他也許成長的更快。
2.鼓勵並引導
就像一開始提到的,孩子在2、3歲的時候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和動手欲望,看到媽媽洗碗、擦地、做飯都想跟著做。當然,他做不好,可能會把碗打碎、擦地比沒擦還髒,甚至會越幫越忙,但請別制止他們,別扼殺他們最初的勞動“欲望”,你應該更多的給予鼓勵:“好棒哦寶貝,都懂得幫媽媽幹活了!”
除了鼓勵,還應該給予他積極的引導,告訴他如何能洗好碗,怎樣擦地更乾淨些,複雜的工作要將動作分解一下,讓他慢慢學習。當他取得進步時,千萬別忘給予獎勵,一個大紅花或者一個小玩具,這都能讓他高興半天,更重要的是:他會發現勞動原來是這樣令人快樂的!
還要記住,鼓勵和引導一定要注意適度,力度太小起不到作用,力度太大就變成包辦了!
相關閱讀:會做家務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如何幫助寶寶愛上家務
3.多與孩子一起練習
除了注重平時的鼓勵和引導外,還應多與孩子做一些動手、動腦的遊戲和手工。比如:去海邊撿貝殼、捉螃蟹,或者去廣場放風箏;認識大自然中各類植物,還可以把花花草草帶回家,在樹葉上畫畫,做各類手工;收集各類瓶瓶罐罐,教他利用這些東西做些好看的器皿,或者用橡皮泥做各類小動物和卡通形象。
你能想像,當孩子置身在一個自己動手、動腦完成的世界中時,那種喜悅是如何的嗎?這是你為他做100次都不會有的,因為這是她努力得來的,這是屬於他的感受,這才是真正的自己!
父母的行為 讓孩子越變越懶
一、不讓寶寶做事
這絕對是把寶寶越養越懶的第一“罪因”。成長過程,小孩逐漸表現出對身邊事、物的好奇和興趣,並充滿積極性,他開始喜歡跟你“搶”事情做,搶著拖地、搶著洗碗、搶著擦桌子……但父母或長輩擔心寶寶受傷、幫倒忙,就不讓寶寶動手做事。這樣做,只會挫掉寶寶的積極性,以後即使你希望他幹活,只怕他也不願幹了。
二、把寶寶“關起來”
小寶寶對世界充滿好奇,總喜歡到處跑。3歲未到的小孩,雖然走路還不算利索,卻還是一刻也閒不住。為了方便看管,很多媽媽會用嬰兒圍欄把寶貝“關”起來,把他限制在一定的活動範圍內。
三、阻止寶寶活動
很多父母就是太過於緊張,總擔心寶寶在跑跑跳跳中磕磕碰碰,所以什麼都不讓寶寶做。不准寶寶在家裡爬上爬下,也不讓寶寶在公園裡跑跑跳跳,甚至不准寶寶跟其它大齡的小朋友一起玩耍。這種過度的“呵護”的行為,只會把寶寶的積極性漸漸消磨掉。
四、縱容寶寶睡懶覺
賴床是很多小孩和成人都會有的通病。賴床就是“懶”意識促使下的典型行為。很多父母特意讓寶寶多睡一會,甚至還用厚厚的遮光窗簾為寶寶營造一個適合睡眠的暗環境。久而久之,寶寶就成了名符其實的懶蟲,媽媽就該抱怨:太陽都曬屁股了,還不起床?
五、責備寶寶“搗亂”
小寶寶就像是天生的“破壞王”,總會把家裡搗騰的一團糟,玩具扔了滿地又不收拾。還喜歡在地上摸爬滾打,弄得滿身泥巴,新衣服也蹭出好幾個洞……這時候,你會因為煩躁而大聲對寶寶說"STOP"嗎?或者會不嫌麻煩的給他收拾爛攤子。
除了以上介紹的,如果你還有護理寶寶的小經驗,不妨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相關閱讀:小鬼懶惰必有因 究竟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