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育兒冷知識”毀三觀,你曉得幾個?

不同的育兒網站或書籍上往往有不同的育兒知識,不同育兒專家說出來的育兒方法也有所不同。不少媽媽們開始嘗試瞭解育兒知識,往往都是生第一胎期間,此時,這麼多育兒知識是不是讓你看得眼花繚亂了呢?您瞭解那些“育兒冷知識”嗎?快來看看吧,說不會嚇你一跳哦。


育兒冷知識1:每天多睡半小時,孩子成長快人一步

小嬰兒還處於成長發育的關鍵階段,保證充足的睡眠是十分要緊的。實驗證明,每天多睡半小時的寶寶,在反應能力、控制能力和肢體行動等方面,都會比少睡半小時的孩子要好。因此,每天讓寶寶多睡是很有必要的。

育兒冷知識2:塑膠奶瓶使用需注意時間

一般而言,塑膠奶瓶在使用超過三個月後便需要更換了。在出生以後,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的食量也會越來越大,這時,我們就會為孩子適量添一些配方奶粉。喝牛奶需要用到的奶瓶,家長朋友必須做到定時消毒,每次使用之後都要清洗乾淨。此外,由於塑膠奶瓶的保質期比較短,最好三個月就更換一次。

育兒冷知識3:發燒不能捂

很多寶爸寶媽存在這麼一個誤區,發燒時喜歡把孩子裹得緊緊的,說“捂”出汗就好了。其實,這樣很容易造成寶寶高溫驚厥。這是因為裡三層外三層的被子阻礙了皮膚的正常散熱,嚴重時甚至可能造成孩子休克。正確的方法應該在保暖的同時保證空氣流通,讓孩子的皮膚可以順暢散熱。


育兒冷知識4:沖奶時不要搖

不少父母都有一個不太好的習慣,給孩子沖奶粉時,總喜歡搖晃一下瓶身,感覺這樣就能讓奶粉充分溶解。但這樣的做法其實滿是問題,搖晃後奶瓶內會產生大量的氣泡,這樣的奶喝下去後孩子往往會打嗝,嚴重時甚至會吐奶。正確的做法是,寶爸寶媽們雙手滾搓瓶身,既能夠充分溶解奶粉,又不會產生氣泡。

育兒冷知識5:寶寶的舌頭是疾病報警器

寶寶的舌頭是疾病報警器,它能夠預示孩子的身體狀況。一般而言,如果孩子的舌頭發紅、舌苔較少或是發幹,就表示寶寶發燒了。如果舌苔上有一層厚厚的乳黃色垢汙,則有可能是因為乳食積滯導致的。如果孩子的舌頭斑駁不平,那麼家長朋友需要多注意孩子的消化功能是不是出了問題。

育兒冷知識6:寶寶需要笨媽媽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們常常會問東問西問個不停。這時候,媽媽必須表現得笨一點,鼓勵寶寶自己去思考問題,探索問題的答案,並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