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什麼食物能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圖片來源領育網

1歲左右的幼兒,大腦的重量達到出生時的兩倍,也就是說相當於成人大腦重量的1/2;2歲時為成人大腦重量的3/4;此後直到成年大腦的發育過程開始減慢。從大腦重量增長的速度可以看出,顯然在最初的1~2年內大腦發育是最快的,所以,也可以這麼說,小兒出生後頭1~2年是腦發育的關鍵期。

所謂關鍵期,也就是說在這段時間內小兒最容易學習某種知識和經驗,錯過這個時期就不能獲得或達到最好的水準。相反,在這段關鍵期內,大腦也最容易受到損傷,但代償恢復能力也最強,如果損傷不能得到及時的修復,嚴重的損傷往往會造成不可逆的後果,影響至終生。

大腦的發育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如遺傳、環境、教育、營養與疾病等,家長要避免一些不利因素對兒童大腦發育的影響。在優先的基礎上,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給予豐富的環境刺激,良好的教育、充足的營養,大腦就會健康地發育起來。

遺傳提供的是基礎,生活體驗造就的是精神與靈魂。早期教育的精髓不是灌輸各種知識,而是聆聽,指導孩子認識真實的世界。

其實大腦的發育是受很多因素影響的,遺傳僅僅是一個側面。我們應該用科學的態度來對待孩子的智力發育。

1、孩子幼時豐富多彩的生活經歷,有利於大腦神經細胞間的複雜聯繫。

在一個充滿憂慮和緊張氣氛家庭裡長大的孩子,要比在充滿愛心,歡樂氣氛家庭裡長大的孩子缺乏處理問題的方法,而且很容易被自身的感情壓垮。科學家們確信,孩子的早期經歷在他們的長遠成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有關專家發現平素一些自然而又簡單的動作,如摟抱,輕拍,對視,對話,微笑等都會刺激嬰兒大腦細胞的發育。早期教育的精髓不是灌輸各種知識,而是聆聽,指導孩子認識真實的世界。

2、運動有助幼兒大腦發育。

幼兒運動要適量,要符合孩子的生理、心理發育特點,要安排一定時間的活動,循序漸進,最好每天帶孩子到戶外曬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增加營養物質和氧的吸收。同時,幫助孩子做擴胸和兩臂上伸運動。孩子大一些的時可教做深呼吸和慢跑。幼兒學爬時,前臂不如腿有力,可將彩球在孩子目前滾來滾去,引導孩子向前抓取。孩子已會走路時,就可以開始做推凳子、踢皮球、騎童車等活動。

3、足夠的維生素助大腦發育。

對寶寶大腦發育有較大影響的維生素有維生素B族、維生素C、維生素D和維生素E。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如果寶寶缺乏這些維生素,則會直接妨礙大腦的發育甚至造成大腦發育畸形。


圖片來源領育網

醫學的進步,許多研究已經幫父母確認,某些食物有助於頭腦的思考與學習。不只是孩子,連大人都可以從聰明的食物中得到好處。建議適量補充下列食物,可使腦神經細胞活躍,增強思考及記憶力,促進智慧發展。

(1)蛋白質

食物中的蛋白質之所以會影響大腦動作,是因為蛋白質提供的氨基酸影響神經傳導物質的製造。氨基酸主要有兩種,一是酪胺酸,另一個是色胺酸;這兩種氨基酸影響四種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由色胺酸製造)、多巴胺、正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由酪胺酸製造)。兩個因素會影響大腦緊酸或放鬆,就是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也就是色胺酸和酪胺酸的比例。適當補充蛋白質會使腦神經細胞的代謝更活潑。(例如:魚、肉、豆、蛋、奶類)

(2)碳水化合物(含糖類的食物)

大腦的表現也同樣受碳水化合物的影響,因大腦只用血中的葡萄糖作為

能源,如果血糖過低,腦細胞就會因為能源不足而失去功能。(例如:全穀類、五穀根莖類、豆類等等)。

(3)油(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

胎兒腦部60%是脂肪結構,而不飽和脂肪酸,是幫助胎兒腦細胞膜發育及形成腦細胞、腦神經維纖與視網膜的重要營養素,因此孕婦及幼兒平時應適量食用魚油、亞麻仁油、大豆油、南瓜子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此所指的不飽和脂肪酸主要為必需脂肪酸(亞麻油酸、次亞麻油酸)及DHA(二十二碳六烯酸)、AA(花生油酸)。

大家都瞭解DHA、AA的好處,但卻忽略到另一種油對人體的傷害。飽和脂肪酸(動物油、豬油)會對心造血管造成傷害,但若因被飽和脂肪嚇到而轉向人造奶油、氫化油,反而是身體上更大的殺手。許多的醫學研究發現,反式脂肪對人體及心血管健康的危害更勝於飽和脂肪。

反式脂肪(transfat)可能叫轉化脂肪、氫化植物油(hydrogenated oil)、氫化棕櫚油(hydrogenated palm oil)、植物乳化油(Vegetable shortenings)或植物酥油等,這些都是我們應該避免攝取的。許多食品公司、速食業者、餐廳、早餐店等等,可能會使用到反式脂肪,另外需油炸、烘烤、酥制的食物,如:炸雞、薯條、餅乾、洋芋片、微波加熱爆米花等,常見的食品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

(4)卵磷脂

磷脂質與細胞膜的生成有關,且含膽鹼,是一種説明人體製造腦部神經訊息傳導物質(乙醯膽鹼)重要成份。攝取豐富的卵磷脂,幫助腦髓的發育,提高腦部活動的效率。(例如:黃豆及其製品、蛋黃、全麥、硬殼果類等食物)

(5)維生素B群(尤其是葉酸及維生素B12)

維生素B群有助腦部對醣類的利用,並幫助熱量代謝順暢及維持髓鞘的完整性。若維生素B群攝取不足或不均衡,會影響思維能力與學習效率。(如:堅果類、豆類、全穀類、乳製品、內臟、胚牙等);葉酸及維生素B12是重要的造血元素,如果嚴重缺乏、不足會產生惡性貧血,造成神經系統(包含腦神經)嚴重的損害,進而影響大腦機能的正常運作。(例如:牛奶、雞蛋、深綠色蔬菜、肝臟、蛋黃、黃豆製品等食物)


圖片來源領育網

(6)維生素C

維生素C是促進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及在小腸中協助鐵的吸收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可幫助腦神經正常運轉,使腦細胞組織更堅固,若缺乏時會使神經疲乏,進而影響智力的發展。(例如:蔬菜、水果提供較多的維生素C,柑橘類及其果汁、芭樂、草莓、瓜類、硬化甘藍、花椰菜、青椒、蕃茄、馬鈴薯等)

(7)維生素E

維生素E具有抗老化功能,可預防血中氧化脂質的形成,使腦部血管常保血流暢通,可讓腦筋靈活、清醒。(例如:維生素E的主要來源為植物油、小麥胚芽油,其他堅果類、豆類、全穀類也有)

(8)鐵

鐵質幫助神經傳導,若缺乏鐵質會讓妨礙兒童課業表現,嚴重時也可能智慧不足。研究顯示鐵增加時,孩子的注意力比較好,相對的學習也會更好。但是鐵劑不易被身體吸收,並且攝取過多反而妨礙鈣質的吸收,因此最好從天然食物攝取,若同時攝取維生素C的話可以可以增加鐵質的吸收。(例如:肉類、蛋類、豆腐、深綠色蔬菜、葡萄乾、紅豆等)

(9)鈣

鈣不只對骨骼有用,對大腦也是有用,因為鈣在神經無間扮演聯繫的角色,所以鈣質對孩子的學習和行為也很重要。建議在熬煮排骨湯的同時加入少許的醋,可以加速排骨中鈣質的釋出;烹調時也可多利用乳製品,例如蒸蛋時,用牛奶取代水,口味可以更加滑嫩。(例如:小魚幹、大骨湯、奶類及奶品等)

(10)鋅

鋅元素與智力發展密不可分,因此多吃牡蠣、鯖魚、動物肝臟、花生、黃豆等含鋅之食物,將有助於腦部的發育。

(11)牛磺酸

牛磺酸可降低血中壞的膽固醇,提高腦部機能。(例如:貝類、烏賊、章魚等海鮮類食物)

(12)其他

自由基促成疾病及老化,也會促成腦細胞上的脂肪過氧化,加速腦細胞退化,平日可多攝取些具有抗氧化能力的營養素,幫助消除自由基,避免及減少對身體的危害(例如:硒、β胡蘿蔔素、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B2、鋅等)。另外,壓力、酗酒、飲食不均衡、輻射線、吸煙等都會產生自由基,進而傷害細胞,引起疾病、加速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