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幫寶寶掏耳朵?耳屎可不是一無是處!


耳朵進水了怎麼辦?

當水或眼淚流入寶寶耳朵,要將寶寶的頭部向一側傾斜,進水的耳朵朝下,用消毒的脫脂棉或軟性吸水紙卷成撚子,輕輕地伸入進水耳朵裡將水吸出並擦乾淨。如果是游泳或洗澡過程中耳朵進水,大多數情況下會自行排出。

如果是大一些的孩子耳朵進水了,可以讓他把頭傾向進水耳朵的一方,用手拉扯耳朵,把耳道拉直,然後用同一側的腳作單足跳,跳幾次就可以讓水順勢流出。

怎樣保護孩子的耳朵不進水?

1、給寶寶洗頭時使用專用的嬰兒洗頭帽,避免水流到寶寶的耳朵和眼睛裡。

2、不要讓寶寶躺著喝奶、喝水。

3、寶寶躺著哭鬧時,要及時把他的眼睛擦乾,注意看眼淚有沒有流進耳朵裡。

4、玩水的前後要做好耳朵的保護工作。

玩水時要這麼做

孩子在游泳池或海裡玩水時,耳朵進水是難免的,其實,玩完水後洗過澡,耳朵內殘存的水基本上已經自行流出來了,所以不用緊張。

有時因為孩子耳垢較多等原因,會使少量水滯留在耳道內,引起耳朵發炎。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可在孩子洗完澡後在他的耳道內滴入三四滴醫用酒精,稍停片刻, 讓其自然流出即可。

如果孩子的外耳道耳垢較多,應當輕輕取出,否則耳垢浸水泡漲後容易引起耳朵疼痛、發炎。

游泳時可以給孩子佩戴耳塞,游泳結束後用醫用棉球將耳朵擦乾。儘量不要使用棉簽,因為它堅硬的頂端極容易滑進耳道深部,甚至刺傷耳鼓。

如果孩子患有中耳炎,鼓膜有穿孔,髒水進入中耳會使中耳炎加重,如果要帶孩子游泳,最好先諮詢醫生,經醫生同意後才能游泳。

如果孩子的耳朵容易感染,每次游泳的時間最好控制在1個小時以內。

耳屎不是一無是處

耳屎並不像我們想的那樣,是一無是處的髒東西,它有自己的獨特作用。

它可以保護耳道。耳屎有一定的油膩性,具有輕度的抑菌作用,可以滋潤耳道皮膚,保持一定的濕度,當空氣中的塵埃或小飛蟲侵入寶寶的耳道時,耳屎就能把它們粘住。寶寶在洗澡時如果水流進耳朵裡,耳屎可以發揮“水來土掩”的作用,防止髒水流入耳朵深部,避免引起外耳道炎、中耳炎等感染性疾病的發生。

它能起到消聲器的作用。人之所以能夠聽到各種聲音,是靠外界各種不同的聲波傳進耳朵,引起鼓膜振動所致。但如果聲波過強,鼓膜受到劇烈振動,容易招致損傷,時間一長,聽力就會下降。耳屎有一些消聲器那樣的作用,部分緩衝聲波的衝擊,保護鼓膜。小寶寶的聽力還處於發育階段,所以耳屎的這種保護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耳朵不能隨便掏

看到小寶寶的耳朵裡耳屎不少,愛乾淨的媽媽總是忍不住想把它弄出來,這樣做有一定的危險性。

小寶寶的外耳道還沒有發育成熟,大多呈扁平的縫隙狀,耳內的皮膚又很嬌嫩,如果經常給寶寶淘耳屎,很容易造成外耳道的皮膚損傷,引起炎症,更嚴重的是,掏得太靠裡,還可能把鼓膜捅破,導致寶寶的聽力受到損傷。

耳朵不能隨便掏,那有耳屎怎麼辦?一般來說,耳屎會隨著寶寶的咀嚼、張口、打哈欠、蹦跳等活動而自行脫落,並排出耳道。

小寶寶的耳屎為什麼那麼油?

新生寶寶的耵聹腺分泌比較旺盛,外耳道相對狹長,肌肉較鬆弛,而且小寶寶還沒有咀嚼這個動作,所以耳屎不容易排出來,經常在外耳道形成黃褐色、點稠的油狀物,民間稱為"油耳屎"^這是正常現象。等寶寶長大一些,有一部分油耳屎會慢慢變成屑狀的正常耳屎,即使部分寶寶將來一輩子是"油耳屎",媽媽也不用擔心,那對耳朵及聽力都沒有任何影響。

耳屎多多怎麼辦?

如果耳屎分泌過多,凝結成硬塊,塞滿耳道,會造成外耳道阻塞。這時一旦耳朵進水,耳屎塊會自然膨脹,刺激耳道皮膚,容易導致外耳道炎症。這種情況,就需要清理掉積存的耳屎了,可以試一試下面的方法。

在寶寶晚上睡覺前,給他滴一兩滴耳藥水,以軟化耳屎。在滴藥水時,要讓寶寶側躺在床上或者讓他把頭枕在你的膝蓋上,耳屎多的那側耳朵朝上。滴的時候要固定好寶寶的頭部,不讓他亂動。在藥水滴入後,要讓他保持這個姿勢2分鐘左右。

之後,在寶寶的耳朵內塞—用消毒棉球做成的耳塞。第二天早上起床時取出耳塞,耳屎就可能粘在上面了。如果沒有粘出來,可以捏住寶寶的耳郭輕輕晃動,使軟化的耳屎隨著運動從耳道內掉出來。也可以將棉球搓成小細條,輕輕在寶寶的耳道內車轉一轉,把耳屎帶出來。

如果上面說的辦法不管用,那還是到醫院尋求醫生的專業幫助吧。醫生會用專業的器械把寶寶的耳屎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