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經得住誘惑的孩子 長大後越有出息

著名的延遲滿足試驗棉花糖實驗的設計者蜜雪兒點出了讓孩子等待的奧秘——“有等待的意志力並不是說堅忍克己。它是一種讓等待變得不那麼沮喪的技巧。有很多方法可以做到這一點,而最直接最簡單的就是自我分散注意力。”

剛出鍋的米飯還冒著熱氣,小七一邊大叫,我一邊一邊手忙腳亂地洗碗盛飯,坐在BB凳裡的小七叫聲一聲比一聲高,伸手就來抓我的袖子,我著急得恨不得生出十雙手長個風扇嘴來給她吹涼米飯,奶奶也忙不迭地過來和她說話,想轉移注意力,但小七根本就不理,叫聲一聲高過一聲,好像我們多虐待她,好像多等一秒鐘天就要塌下來一樣……

寶寶對時間的感覺和成人不一樣,我們覺得等一下也許就半分鐘一分鐘,可是他們會覺得像半個小時那麼長,如果非要打個比方,那就必須是搶廁所。呆在廁所裡的人覺得“我就用了一小會兒”,但廁所外的人卻覺得自己夾著腿熬過了一個世紀。

面對這樣的時間差,我們能怎麼做?

加快速度?可我已經把軍訓疊被單上班趕公交的速度都拿出來了,我還能榨出零點幾秒時間來呢?

那就只能指望孩子做出調整了。

有可能嗎?看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1972年,社會心理學家華特·米謝爾給斯坦福大學附近653名3-5歲的小孩做了一個跟蹤研究。實驗人員在一個單獨的房間裡,給了小孩子一個棉花糖,並且告訴他如果等15分鐘再吃,實驗人員回來後就會給他加倍的棉花糖。

三分之一的孩子能在15分鐘內堅持不吃棉花糖,另外一部分孩子在實驗人員一離開就忍不住吃掉了糖,大部分孩子都只能等30秒。十多年後,米謝爾發現,等待時間越長的小孩長大後在處理挫折、專注、表達、邏輯和計畫等方面的能力越高。而且小孩以後的SAT(美國大學入學測驗)分數也越高。

棉花糖代表的是孩子經受不住的各種誘惑,雖然有些孩子在實驗員轉身的瞬間就吃掉了棉花糖,但還有一部分孩子能經受住誘惑而選擇等待,其中的奧秘在哪?

“有等待的意志力並不是說堅忍克己。它是一種讓等待變得不那麼沮喪的技巧。有很多方法可以做到這一點,而最直接最簡單的就是自我分散注意力。”

正當我為每天上戰場一樣的緊張而發愁的時候,《法國媽媽育兒經》給了我希望(這是一本美國媽媽體驗法式育兒後的感受,推薦其中關於如何讓孩子延遲滿足、如何與孩子劃清界限的部分)。

作者有幸採訪了棉花糖實驗的設計者米謝爾,米謝爾告訴她“不會等待的孩子專注于棉花糖,而會等待的孩子會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比如自己哼歌,或者抓抓耳朵,玩手指頭等。”

是啊,奧秘一點破,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天把小七放進BB凳後,我立刻扔給她一塊小毛巾:“寶寶,媽媽弄飯的時候你先擦擦你的小桌子。”1歲3個月的小七馬上拿著毛巾開始擦啊擦啊,但幾秒之後又開始叫,我停下吹飯,隨便指了個角落:“這裡還要擦擦”,小七又一聽馬上低頭又開始仔細擦……

一次兩次三次,慢慢的,她已經適應了找個活幹而不亂叫。等到1歲8個月左右餐前的毛巾就變成了讓她念兒歌,到2歲時每次吃飯,只要需要等待,她都會坐在那搖頭晃腦地背“小白兔,白又白”,說到“兩隻耳朵豎起來”時還用手指在腦袋上比劃一下……

這個方法還有各種版本:打疫苗時我在交費,她看不到收費視窗裡的人,讓她念一首兒歌,等她念完了我這邊也辦得差不多,然後把她抱到視窗看看滿足好奇心;在沙坑玩把沙子放在模具(烤箱)裡烤制時,小七屁股往地上一坐,自己就在那念兒歌,一首兒歌念完,打開“烤箱”一看,“不行,還沒熟”,於是蓋上蓋子又繼續念。

等待,也變成了一個很好玩的遊戲。

“家長不需要刻意地教孩子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只要父母給孩子練習等待的機會,孩子就能自學成才。米謝爾認為“在育兒的過程中,常被低估的是認知能力。人們不知道如果給孩子機會的話,孩子的認知能力會有多麼超凡。”

就在這幾天給小七抹濕疹藥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這種“超凡”——醫生開了三種藥膏,第一種藥膏先噴,幹了之後抹第二種。而第二種我得先擠在掌心,揉成白色油狀物體之後再往臉上抹,就這一揉,就需要半分鐘到一分鐘。小七沒有那樣的耐心在我的懷裡躺著,各種掙扎。我以為她會不聽話亂跑,於是想壓制住她,沒想到她一個打挺起來之後對我說:“媽媽,我先跑一圈再回來。”有時候她從我這跑到窗臺又跑回來藥膏還沒揉好,還沒等我說話她又繼續說“媽媽,我跑兩圈再回來。”就這樣,她既不克制自己,又很有意思地度過了這段無聊的等待時間。

其實孩子的教育沒有什麼高大上的理論,只要注意細節,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就能給孩子帶來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