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身體比嘴巴誠實,父母該懂的8個“身體語言”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都蠻留意自己跟孩子說話時的語言表達,盡可能表現得更耐心、更有愛。但是,交流不是僅限於口頭語言的,我們的身體會洩漏內心的許多秘密,比如你忍著怒火對孩子說,沒關係,我不是很介意。可是,孩子卻能從你的表情和身體動作中看出來——你快要失控了!孩子其實蠻介意這種充滿矛盾的交流方式——爸爸媽媽,你們到底愛我嗎?你們說的是真話嗎?這樣吧,我們來聽聽心理學博士Tina Payne Bryson的提醒,怎樣使用好自己的身體語言,盡可能用愛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本文為編譯,有部分刪節。

作者:Tina Payne Bryson 來源:Mom.me

跟孩子的溝通是時時刻刻都在發生的,你無意識的一個舉動,可能影響孩子的一整天。一個微笑、一個擁抱,能撫平孩子心中的失望,增強親子聯繫;一聲歎息、一個皺眉、一個眼神卻可能讓孩子耿耿于懷、心存芥蒂。

回想一下,最近一次和孩子待在一個需要保持安靜的場合中,比如聽鋼琴演奏會,小朋友因為無聊在座位上扭來扭去,你可能會看他一眼,或者用手拍拍他,這些動作向孩子傳達了:“這是一個正式的場合,你需要安靜地坐著;媽媽(爸爸)喜歡和你坐在一起,向你保證不會太久”。但是,你也可能採用了另一種方式,比如皺起眉頭,用嚴厲的眼神傳達這樣的意思:“我並沒有享受和你呆在一起,你必須老實呆著。”

你很可能因為無法控制對孩子的惱怒而傳遞出傷害他的資訊,或者你的某種表達習慣,讓孩子誤解你的意思。親子關係中的雙方都無法避免犯錯,但我們可以有意識地控制我們向對方傳遞的資訊,減少不愉快的發生。

這裡列舉了4種你應該在生活中避免的身體狀態,和另外4種你應該多採用的身體語言。即使你可能一句話也沒有說,這些舉動都會對孩子的情緒有很大影響:

4種應該避免的身體語言

1.一個長長的歎息=惱怒

傳遞的資訊:你讓我感到很累。我現在無法忍受你,我的疲憊都是因為你。

2.下巴收緊,牙關緊鎖=極度憤怒

傳遞的資訊:我對你極其憤怒,隨時可能爆發,現在的狀態難以控制。這是很多人發怒時的表現。

3.狂亂的走來走去=緊張焦慮

傳遞的資訊:現在不要和我說話;如果有話就快點說。我現在很脆弱,你再施加給我任何的壓力,我都可能失控,所以你最好小心一點。

4.攻擊性的身體姿態=發怒

傳遞的資訊:不要講你的感受或者其他狀況,現在就照我說的去做! 我的憤怒會持續升溫,直到我達到自己的目的,甚至使用攻擊性、控制性的手段。

4種應多採用的身體語言

1.眼含微笑=愉快

傳遞的資訊:我認為你很迷人,你帶給我快樂、滿足和驚喜,我喜歡在我的世界裡有你的陪伴。

2.真誠的捧腹大笑=讚賞

傳遞的資訊:你真是又聰明又可愛,我很喜歡你。我想要更多的關注你,和你一起玩,理解你是如何看待這個世界的。

3.關切、專注的表情=同情

傳遞的資訊:你現在和我講的是最重要的事情,我會放下身邊的、手上的所有其他事情,以便更好地傾聽你,陪伴你,和盡我所能地安慰你。

4.充滿愛意的撫摸=情誼與支援

傳遞的資訊:我知道你在學校的一天面臨了很多挑戰,而很多時候我並沒有意識到你所面對的這些。吃早飯的時候,我輕輕拍你的肩膀,想讓你知道我會很想念你,期待下午再見到你。全家一起看電影時,你看著喜歡的怪物電力公司——已經看了六遍還是很興奮,那時我很想摸摸你的小腳,告訴你,寶貝,我會一直在這裡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