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成長之旅——春季親子遊走起

親子旅遊是更關注與孩子的需求的一種旅遊形式,在領略自然風光美景之餘,更拉近了與孩子的距離,建立和維繫更堅固的親子關係,給孩子更健康的愛。,找個時間,帶領著孩子和家人一起去旅遊吧!

親子游的意義

所謂親子遊,簡單點就是家長和小孩一起進行的旅遊。有些人會認為帶小孩子去旅行沒有意義,因為孩子太小,沒有欣賞能力也不是很懂,不會留下什麼深刻記憶,長大就都忘了,又辛苦又花錢地帶他們出去實在不值。其實這種觀點是有待改進的。

增進親子關係&開闊視野

親子游是家長與孩子間的良好交流管道,能凝聚家庭的親和力,也是實施教育的一種好方法。孩子們在旅遊過程中,可瞭解地理、歷史等多方面知識,還能增強體質、磨煉意志;讓孩子在娛樂遊戲中、親近自然中,接受語言、動作、感官和品德等多方面教育。

鍛煉寶寶的各項智慧發育

孩子們在陌生的環境中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綠樹、青草、山水、動物、未知的一切,對求知欲旺盛的孩子來說樂趣無窮,五彩繽紛的大自然和豐富的社會景觀刺激著孩子的各個感覺器官,他們興致勃勃地注視、傾聽、觸摸、詢問、甚至品嘗,鍛煉著孩子的觀察能力、注意力、記憶力、描述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日光浴&增強體能與抗病能力

親子遊如果在自然環境中遊玩,更是種很好的日光浴,空氣的溫度、濕度和流動速度能活躍人體組織代謝和提高內臟器官功能、減少呼吸道疾病,還可以使皮膚合成維生素促進鈣的吸收,對肌肉、骨骼、呼吸等系統的發育、新陳代謝都有良好的作用,從而提高孩子們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和抗病能力。

親子遊準備攻略

一。心理準備

在啟程前,爸爸媽媽們能和孩子一起規劃行程、選擇飯店,讓他們握有一定的決定權,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幫孩子預習旅行內容,告訴孩子“這次出遊可以看到哪些動物,水族館裡有哪些魚啊”,並給他們看些故事書,令孩子在出發前就有初淺的瞭解,讓他們抱著期待的心情去邊學邊玩。

二.身體準備

出發一周以前,我家晚餐菜譜就基本上以蔬菜為主,肉類很少,而且買了很多水果每天多多吃,為全家清理腸胃。這樣旅途中因為興奮和食物不適應引起腸胃不適的幾率就會大大減小啦。同時,每天補充一些生命陽光之類的牛初乳,增強抵抗力。另外,每天還要保持充足的睡眠,要知道旅遊可是個體力活,必須要養精蓄銳! 三.物品準備

帶寶寶出遊要帶的東西必須想全面了,寶寶所需物品清單如下:(可按實際旅遊地點自行調整)

1. 泳衣(必備)、衣服(除了夏裝,還要帶1-2件外套); 2. 小毛巾、拖鞋、太陽帽;

3. 防曬霜、驅蚊帖、寶寶金水、嬰兒洗髮水沐浴露;

4. 濕紙巾、餐巾紙、尿布(雖然已經很少用了,還是要以防萬一);

5. 寶寶餐具,包括奶瓶,飲水杯,調羹,小勺子。

相關閱讀:親子暢心遊:親子露營必備清單

親子遊注意事項

親子游應是一場美妙舒適的全家之旅,但是由於孩子體質性格等原因,在旅行中也許會出現各種問題,那麼來看看親子遊注意事項吧!

1、選擇合適的目的地

選擇親子遊目的地,航程遠近、遊玩天數、當地治安、衛生條件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針對小孩子,不宜選擇飛行時間超過8小時、或多次轉機的目的地,以免長途飛行帶來身體上的不適。

此外,應選擇那些符合孩子興趣,能提供孩子娛樂設施的景點。如科技館、動物園、海底世界等,這些景點不僅能讓孩子感興趣,還能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所以,如果是在普通週末,可以帶孩子在本地城市選擇一些博物館、科技館、動物園作為親子遊的首選地點。如果是節假日,可以帶孩子去周邊城市走一走,注意旅途不要過長,避免舟車勞頓,給孩子帶來身體不適,

2、在孩子合適的年齡段出遊

很多父母認為寶寶對看過的東西不會留下印象,所以不必選擇太早帶孩子出遊。其實不然,小孩子在三歲以後就會對去過的地方產生記憶,只要父母在現場有意識地教他們,日後再通過照片幫他們回憶,即便是三四歲的小孩,也能在旅途中獲益。

而對大一些的孩子,父母最好能在制定旅遊行程的時候參考孩子的意見,讓孩子主動參與到旅遊安排中去,這樣對培養孩子的自主性也很有幫助。

3、注意培養興趣

由於孩子的身體不像成年人那樣耐疲勞,帶孩子旅遊,行程切忌走馬觀花。一地式的短程旅遊最為理想,可根據孩子的情況自由調整行程。

比如,為兩三歲孩子留出每天的午睡時間,讓喜歡動物的孩子在動物園多玩一會兒,喜歡玩水的孩子在海邊多待一會兒。每天遊覽的景點不宜過多,兩三個最好,但一定不要一味地求教育意義,讓孩子每天行走于名勝古跡間,孩子會失去興趣。

相關閱讀:親子旅遊中的“要”與“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