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學步兒” 愛哭愛鬧很“難纏”
對於家有學步兒的媽媽來說,寶貝的一小步就是媽媽的一大步。這宣告著,整天抱著寶貝的“袋鼠媽媽”們,終於可以稍微解放雙手了。但是,媽媽們可別急著松一口氣,剛剛學走路的寶寶也是“心情複雜”,需要媽媽們多給與關注。
1、行為倒退。具體表現為:不願意走路,之前已經會叫的“爸爸媽媽”現在也不叫了,一直吵著要大人抱,喜歡爬行勝過走路等。其實這些都是剛學走路的寶寶通常都會出現的問題,走路對一部分寶寶而言,可是個苦差事,似乎意味著再也不能肆意的在爸爸媽媽的懷抱撒嬌;或者學走路時摔了一跤,寶寶也會倍感挫折;又或是剛好生了一場小病,寶寶“忘記”怎麼走路了。
應對小貼士:留心行為倒退的跡象。如果寶寶不願意走路,可以試著用玩具引誘、言語鼓勵、行為獎勵等;如果寶寶出現了語言障礙,爸爸媽媽應該經常和TA說話,多給TA講故事,多問TA問題,在TA回答的時候給予鼓勵。
2、分離焦慮。寶寶會走路之後就不再像以前那樣總被抱在懷裡了,這是寶寶第一次感受到“成長的痛”。雖然學會走路讓TA很興奮,但是這也意味著TA不能再完全依賴父母了。學會走步之後的幾個月內,最讓寶寶不安的就是離別。這一階段的寶寶在父母離開或是有陌生人出現的時候大哭大鬧就是這個道理。
應對小貼士:a、做遊戲。家長可以和寶寶玩“捉人”的遊戲,通過這個遊戲告訴他,爸爸、媽媽離開之後他也是安全的。b、在離開之前讓寶寶有充分的準備。讓寶寶養成良好的再見的習慣。如果你只是暫時離開,那就告訴寶寶,你很快就會回來。
3、個性變化。許多寶寶學走路之前都性格比較溫和,很容易就接受大人的擁抱,但是學會走路後,性格卻變得暴躁起來。走路練習時沒有耐心,容易發脾氣哭鬧;還有些原本就很膽小的孩子變得愈發謹小慎微。專家對此的解釋是,由於寶寶對周圍世界的探索不斷深入,寶寶的個性會自然而然地得到拓展。
應對小貼士:a、接受寶寶個性上的變化。避免過度保護,也不要打擊寶寶大膽探索的熱情,但是必須時刻注意他的安全。b、制訂一定的行為規則。幫助一歲的寶寶度過情緒波動期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遵守一定的規矩。
第一次學走路,寶寶們的心情難免有一些複雜難捉摸,各種反常的行為其實都是寶寶在“抗議”走路這件事,爸爸媽媽們可不能視而不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