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小編支招 讓寶寶不踢被的妙法


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煩惱,就是寶寶睡覺總愛踢被子,有時一晚上要起來給寶寶蓋好幾次被子,這讓媽媽們感到很苦惱,寶寶這樣不但容易感冒,還很大程度影響了大人的正常休息呢!到底寶寶為什麼這麼愛踢被子,又有什麼辦法可以預防寶寶踢被子麼?請看我們的達人支招!

影響寶寶踢被子的因素

1、被子:有的媽媽因為擔心孩子著涼而給孩子蓋得過厚過重,結果孩子睡得悶熱、出汗,自然會不自覺地把被子踢開來透透風。應該給孩子選擇輕軟的被子,特別是開著暖氣睡覺時。

2、睡衣:穿得厚不舒服,而且還容易感到熱,就更可能踢被了。有的孩子穿的是化纖面料的睡衣,面料不透氣,孩子也容易踢被。正確的做法是:給孩子穿透氣、吸汗的棉質內衣睡覺。

3、睡姿:孩子睡覺如果喜歡把頭蒙在被子裡,或將手壓在胸前,很可能會因過熱或做噩夢而把被子踢掉,所以最好讓孩子養成側睡的習慣。

4、蓋被方法:在為孩子蓋被子的時候,不妨讓他露出小腳丫,這樣可以使他感覺比較舒服。如果他覺得涼的話,他會自己把腳縮回去。

5、睡眠環境:晚飯不要讓孩子吃得過飽,入睡前,不要讓孩子做劇烈的活動,也不要把他逗弄得很興奮。在他睡覺時,要調暗房間的燈光,保持室內安靜。不然,孩子會睡眠不安,手腳亂動,從而把被子踢掉。

特別提醒:及早治療有關疾病

有些時候,孩子是因為某種疾病的影響而睡眠不安,進而踢被子的,比如患蟯蟲病時,孩子睡覺時會因肛門瘙癢而不安,手腳亂動而蹬開被子;患佝僂病的孩子可能夜驚、睡眠不安及踢被。如果懷疑孩子患有這些疾病,父母應及時帶他們去醫院治療。

預防寶寶踢被子的8個妙招

1、被夾固定被子:被夾是一種帶環套的夾子。用夾子夾住被子的角,將環套固定在床柱上,被子就不會被踢開了。

Tips:用被夾固定被子時,要留出足夠的空間給孩子翻身,否則孩子會睡得不舒服。

2、橡皮筋固定法:取4根橡皮筋(或鬆緊帶),分別縫在被子的4個角上,縫製寬度與枕頭相同,橡皮筋的另一端固定在床欄的適當位置。這樣,孩子即使將被子踢開,被子也會因為鬆緊帶的彈性作用,馬上又回復到原位,重新蓋在孩子的身上。

3、開空調睡:晚上開空調睡覺,屋子暖和,寶寶就算踢被子也不怕。不過開空調會使屋子裡空氣太幹,讓寶寶的皮膚變得很乾燥。可以再開一個增濕機,平時要注意給寶寶多飲水,多吃蔬菜水果。

4、選擇好睡袋:把寶寶裝進睡袋就不用擔心他踢被子了。建議媽媽們買那種袖子可拆卸的睡袋,可以隨時改裝成背心式睡袋,以適應各種睡眠習慣的寶寶使用。此外,別忘了檢查領口看是否有細緻的小護墊包住拉鍊,可避免拉鍊接觸寶寶皮膚引起不適。

5、縫製好睡袋:爸爸媽媽們要是擔心買的睡袋寶寶睡得不舒適,也可以自己縫製睡袋。

睡袋A:在被頭一端的兩側約占被頭長度1/5處各縫上一條長約50cm的布帶子,再在枕頭下麵縫上兩個用布帶做成的套子,兩個套子相距約25cm。寶寶躺下蓋好被子以後,將兩條布帶分別系在枕頭下的兩個套子上,把被子同枕頭連在一起,起到睡袋的作用,被子就不容易被踢掉了。

睡袋B:長方形被子對折,在被子接頭處,一邊封死約長24cm,另一邊縫幾根帶子,被子邊緣裝上一條拉鍊或縫上帶子。

睡袋C:在被子端頭約12cm處,縫上4根長約20cm的軟帶,當被子卷成“被頭洞”時,4根軟帶分佈為前後各兩根,兩根軟帶間的距離是寶寶頭寬加上5cm。在寶寶睡覺前,把前後兩根帶子打結縛牢,寶寶的睡覺習慣常常是“上舉式”,所以縛結的外側應留有一定寬度(視寶寶身材大小而定),以便寶寶的小手伸出。另外,在被子一端的兩側分別縫上一根軟帶,用來調節“被頭洞”的大小。

6、大被窩套小被窩:讓寶寶睡在媽媽身邊,為了避免不衛生,用一條小薄被子給寶寶準備一個小被窩,再蓋上媽媽的大被子。和媽媽睡在一起,寶寶一有風吹草動,媽媽馬上就能知道,照料起來很方便。

7、枕頭來保衛:在寶寶的小床邊塞上1—2個枕頭,一來寶寶不能在床上打轉翻跟鬥,不容易踢掉被子,二來就算踢了被子,還有一層保護,不至於太冷。

Tips:為了安全起見,寶寶的小床最好緊靠著媽媽。

8、露出小腳丫:寶寶的小腳露在外面,通常他踢被子的次數會大大減小。爸爸媽媽們不如索性讓寶寶的小腳露在被子外面,睡覺的時候給寶寶穿上厚襪子,也就不會太冷了。

蓋得好好的被子,一眨眼的功夫就被寶寶踢開了。最近天氣變化大,爸爸媽媽們為這些小傢伙可是操了不少心,要是感冒了可怎麼是好!真要趕緊解決小傢伙晚上踢被子的問題,是要好好做一番功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