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秋季警惕寶寶患急性腎炎

圖片來源相冊

秋季早晚氣溫變化劇烈,寶寶患病幾率大幅上升,每位新媽媽都要加強寶寶日常疾病的防治知識,使我們的寶寶早日遠離常見病的傷害。

急性腎炎也是寶寶在秋季容易患上的疾病,寶寶因為扁桃體炎或皮膚化膿性☆禁☆感染,會使腎臟免疫損傷,出現急性腎炎。

“小虎從出生到現在已經有10個月了,胖乎乎的非常招人喜歡,成為整個家庭中的焦點。可是最近小虎的食欲開始減退,還不時會發生嘔吐。小虎的怪現象讓全家驚恐不已。”

專家看病

寶寶患急性腎炎的初期症狀表現為低燒、頭暈、噁心、嘔吐、食欲減退,這些症狀與一般的發燒感冒沒有什麼區別,不容易引起重視。而爸爸媽媽不細心觀察寶寶的變化,就有可能耽誤病情。如果處理得當,絕大部分急性腎炎是可以治好的。

媽媽職責

對於媽媽來說,做好寶寶急性腎炎的預防工作最為重要。

1.要幫助寶寶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提高身體抗病能力。

2.要注意寶寶的皮膚衛生,給寶寶勤換衣、勤洗澡,還要防止寶寶被蚊蟲叮咬以及皮膚感染。

3.對於反復發作扁桃體炎的寶寶,可考慮進行扁桃體摘除術。

4.注意氣候變化,及時給寶寶增減衣服。

溫馨提示

急性腎炎進入恢復期並不意味著可以高枕無憂,尤其是容易引發急性腎炎的扁桃體仍然還會再感染,因此,媽媽切不可掉以輕心。要注意寶寶的飲食情況,尤其應避免暴飲暴食增加腎臟的負擔。應避免讓寶寶劇烈運動。注意尿液的異常情況,有些寶寶的感染病灶會出現反復,甚至有演變成慢性腎炎的可能性。因此,和醫生保持聯繫是至關重要的。

扁桃體炎常常是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鏈球菌在體內可以產生抗原,通過血液產生抗體,抗體經過腎臟時,沉澱在腎小球基底膜,在基底膜上,抗原抗體起免疫反應時,並吸引補體參加,從而導致急性腎炎的發生。

根本的預防是防治鏈球菌感染。平日應加強鍛煉,注意皮膚清潔衛生,以減少呼吸道及皮膚感染。如一旦感染則應及時徹底治療。感染後2~3周時應檢尿常規以及時發現異常。


l0種呵護腎臟好方法

1、冬天做好保暖 調查發現,在冬天腎功能惡化病人遠超過其他各季,主因低溫下血管收縮,血壓竄升,小便量減少,血液凝結力變強,容易讓腎臟出狀況。

2、不亂吃藥 許多市售的止痛藥、感冒藥和中草藥都有腎臟毒性,不要不經醫師處方亂吃,對醫師處方的抗生素、止痛藥也應知其副作用有哪些。

3、不暴飲暴食 吃太多蛋白質和鹽分,會加重腎臟負擔。此外,運動飲料含有電解質與鹽分,有腎病的人需小心這類飲料。

4、治療感冒 若感冒去了又來,或是感冒後,有高血壓、水腫、解小便有泡泡,最好找腎臟科醫生做篩檢。

5、反復發作的扁桃體炎要小心 喉部或扁桃體遭鏈球菌感染時,務必根治,否則容易導致腎臟發炎。

6、適量飲水不憋尿 尿液瀦留在膀胱,就如同下水道阻塞後容易繁殖細菌一樣,細菌會經由輸尿管感染腎臟。

7、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壓 血壓控制不好、糖尿病太久都會造成血管硬化,而腎臟就是由數百萬個微血管球組成,血糖血壓控制不好,腎臟壞得快。

8、不喝成分不明的井水和河水 以免鉛、鎘、鉻等重金屬太高而損害。腎臟。

9、泌尿道結石要處理 結石不痛不代表好了,尤其是輸尿管結石很容易造成腎積水,長久下來,腎臟會完全損壞而不自知。

10、定期檢查 最好每半年做一次尿液和血液肌酐和尿素氮檢查,女性懷孕時腎臟負擔會加重,應該監測腎功能,以免因妊娠毒血症而變成尿毒癥。

飲食調養

(1)赤小豆冬瓜燒烏魚:鮮烏魚一條,去鱗和內臟,連皮冬瓜500克,赤小豆50克,蔥頭3枚,清水適量,不加鹽,煮湯,分多次服食。

(2)鯉魚粥:鯉魚1條,大米30克。鯉魚去鱗內臟,洗淨,和大米加清水適量,煮1小時,分次服吃。

(3)冬瓜大蒜赤豆飲:冬瓜半個,去內瓤、瓜籽,納入大蒜60克,赤小豆30克,沸水煮二小時,取汁飲。

(4)薺菜雞蛋湯:鮮薺菜100克(幹品30克),洗淨,加水3碗,煎至1碗時加雞蛋1個(去殼攪勻),煮熟,飲湯吃蛋,每日1~2次。治小兒急性腎炎水腫血尿症狀者。

(5)薺菜粥:新鮮薺菜100克(幹品50克),洗淨切碎,同大米50克煮粥,一日分次吃完。治小兒急性腎炎出現水腫血尿者。

(6)西瓜白茅根湯:西瓜皮60克,鮮白茅根75克,加水適量,煎湯飲,一日2次。

(7)大蒜蒸西瓜:大蒜30~45克,西瓜一個(約1500克),先在西瓜皮上挖一個三角形的洞,大蒜去皮納入西瓜內,再用挖出的瓜皮塞住洞口,將洞口向上用瓦碟蓋好,沸水煮熟。趁熱吃蒜和瓜瓤,一日內分次吃完。

(8)赤小豆冬瓜煲生魚:新鮮生魚1條(約100~150克),去鱗和內臟,連皮冬瓜250克,赤小豆30克,加蔥頭三枚,清水適量,煲湯服食,不要加鹽。

(9)燈心花鯽魚粥:燈心花5劄,鯽魚1~2條,大米30克,煮成稀粥食用,適用小兒急性腎炎脾虛水腫者。一般2~4次顯效。

(10)益珠飲:益母草、珍珠草、車前草各30克,每日一劑,水煎分二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