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和小baby玩親子遊戲常見的“五大問答”

家長與寶寶多做親子遊戲,不僅可以陪伴孩子快樂的成長,還會有助於寶寶建立起自信心和增強與人交流的能力。但是不少家長和一歲以下的寶寶親子遊戲時存在很多困惑,比如寶寶喜歡亂扔玩具、故意把玩具弄壞等該怎麼辦呢?下面來看看專家給出的建議。

Q1:寶寶為什麼都不想和我玩?

專家說:

首先,家長要建立正確的觀念:不要強迫一歲以下的寶寶親子遊戲,而是要提升孩子和你玩的動機。有時候爸爸媽媽要先唱一下獨角戲,例如:當孩子對積木沒興趣時,爸媽就自己先開始玩疊高高,然後再把積木推倒,孩子看到積木被推倒會覺得很有樂趣,可能會想嘗試看看;接下來爸媽就幫他疊高,讓他推倒,重複幾次後,才開始請孩子幫忙疊1、2個積木,逐漸引導他進入疊積木的世界。

切記不要一開始就勉強孩子疊一個漂亮的城堡,首先,這對ta來說毫無吸引力,父母要先幫孩子做較為困難或他不是很喜歡的部分,讓他從有興趣的部分開始加入,再慢慢引導他接觸全部,這是一種逆向的學習方式。就像練習綁鞋帶一樣,一開始只要先讓孩子做最後一個:把蝴蝶結拉開的動作,讓孩子覺得好簡單,再慢慢幫他把步驟往前推。其次,孩子不懂城堡是什麼、漂亮又是什麼,必須在ta疊好時,被別人稱讚好漂亮,ta才會把漂亮這個形容詞和被鼓勵的感覺連結在一起,也才會學到這個形容詞。

Q2:寶寶不照規則玩,怎麼辦?

專家說:

這是大部分家長在陪一歲以下的寶寶親子遊戲時,都會遇到的挫折,明明要跟孩子玩滾球,他拿到球後偏偏往旁邊丟,這是為什麼呢?專家表示,這是因為孩子從單純的滾球、傳球上感受不到足夠的樂趣,他發現把球亂丟,爸媽就會出現大聲說:“哎,你又亂丟!”等反應,然後去幫他把球撿回來,孩子反而覺得這個過程比較好玩。

這時家長就要思考陪孩子玩遊戲的目的是什麼,以上面的例子來說,無非是想借著滾球讓寶寶的上肢發展得更好,如果丟球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那又有何不可?1歲前還不到真正要學規則的時候,所以孩子不照規則玩遊戲是可以被允許的,反而規則應該順應孩子改變,只要符合遊戲的目的,改成你丟我撿的方式有什麼關係呢?

Q3:寶寶喜歡亂丟玩具怎麼辦?

專家說:

其實對年幼的孩子來說,在遊戲裡“破壞”的過程所得到的樂趣永遠比“建設”來得多,就像疊積木這件事情,大人會覺得積木疊好了才有成就感。但孩子還不會有這種自我激勵的感受,在沒有得到別人的鼓勵前,他也不懂如何鼓勵自己,反而是積木推倒時的聲音刺激會讓他覺得很興奮,亂丟東西也是同樣的道理。

因此,當寶寶亂丟玩具時,爸媽也不用太生氣,就讓寶寶丟,丟完再帶他收拾,拉著他的小手把玩具一一撿回來放好,收完再稱讚他。久而久之,寶寶發現把玩具收好可以得到更大的獎勵,就會漸漸改變行為,爸比媽咪就會發現寶寶慢慢開始守規則了。

Q4:寶寶故意把玩具弄壞,要處罰他嗎?

專家說:

因為寶寶的玩具是爸媽精心準備的,因此當他把玩具弄壞時,爸比媽咪往往會感到非常心疼,埋怨孩子不懂得珍惜。不過,這時候的孩子弄壞玩具並非因為不珍惜,他甚至不懂“壞掉”的概念。因此,責駡孩子是沒有意義的,反而讓孩子不知道該怎麼玩玩具了。

建議的處理方式,是讓寶寶瞭解“不溫柔的對待玩具,以後就沒得玩了,或者會帶來麻煩“。例如:小車車摔壞了,就帶著寶寶去找爸爸修理,如果無法修理,就讓寶寶跟玩具“掰掰”,請他自己把玩具丟進垃圾桶裡,要他知道以後“沒有了”。讓孩子自己面對事情的後果,不要幫他解決每個錯誤,卻又將情緒發洩在他身上,這是最不恰當的做法。

Q5:每個玩具玩一下下就不玩了,怎麼辦?

專家說:

現在的父母普遍很重視孩子的專注力,但1歲前的寶寶專注力本來就不夠,一件事情能維持3〜5秒已經很不錯了,太專心反而還要擔心他是不是有自閉症等問題,所以不用刻意要求寶寶一定要把遊戲玩到某個程度才能停下來。

父母可以做的事情是:一次最多給孩子3樣玩具,例如:給他球球、積木和玩偶,孩子可能滾球滾個2次就爬去玩積木了,積木放1個又不玩跑去拿玩偶,沒有關係,就讓他在這個空間裡輪流玩這3樣東西,久了他可能把3個玩具拿來一起玩,自創了自己的玩法,只要玩得開心,專注力自然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