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齡寶寶 不同增高運動
孩子的身高,一直以來都是父母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大多數父母都知道,身高除了遺傳因素外,營養、運動和情緒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那麼不同的年齡階段,寶寶該做什麼運動能增高呢?
一、周歲以內寶寶
父母可以給寶寶做一些按摩撫摸、嬰兒操等運動,還可以讓寶寶趴在床上,做翻身、爬行、跳躍、抬頭、轉身、彎腰等運動,還可以和寶寶一起玩滾球、追球等遊戲。
二、1-3歲的寶寶
父母可以讓他們進行跳躍、扔球、走、上下臺階等運動,還可以和他們一起踢球、夾球跳、撿樹葉、踩影子、拉著小動物一起走、金雞獨立等遊戲。
三、4歲以上的幼兒
父母應該試著將運動和遊戲結合起來,這樣既能提高孩子運動的興趣,又能增加孩子的運動協調能力。比如讓孩子和小朋友一起在戶外玩老鷹抓小雞、丟手絹、跳舞等。
四、學齡兒童
父母可以讓孩子進行游泳、騎車、快步走、溜冰、各種球類等運動。最好每週能堅持4次左右,每次半小時左右,但每天運動量不能過大,控制在2個小時以內。鼓勵孩子跳皮筋、蛙跳、跳繩、縱跳摸高等彈跳運動,每天1-3次,每次5-10分鐘即可。長期的彈跳運動使下肢得到節律性的壓力,充足的血液供應會加速骨骼的生長。引體向上、壓腿、踢腿、芭蕾舞等伸展運動,可增加身體柔韌性,使身體變得更加靈活、輕鬆。
除了運動外,寶寶想要長得高,情緒因素也很重要。許多父母往往會忽略情緒好不好這一點。據專家介紹,身高的增長,要受到相關激素的調節和控制。例如,從嬰兒至青春期前,主要依賴甲狀腺激素和生長激素;青春期以後,除依賴這兩種激素外,還受到性激素的影響。
一般來說,晚上睡覺時,特別是0—1點、4—5點之間,孩子進入深睡眠後,生長激素會出現分泌高峰,而且持續時間較長。因此,如果孩子在這2個時間段能進入深睡眠狀態,那麼孩子就會長得較高,也就是為什麼說“睡得好,長得高”。
如果父母經常訓斥、打罵或嚇唬孩子,就會使孩子精神受挫,甚至是內分泌失調。有些孩子晚上睡覺時還一直想著白天發生過的不愉快事情,始終無法進入深睡眠狀態。這當然會對生長激素的分泌造成不良影響,從而導致孩子長不高。因此,家長平常不要隨意訓斥、打罵孩子,注意讓孩子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才能有助於他們長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