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寶寶愛流淚 源於五種常見疾病

(1)結膜病。常見為細菌性結膜炎、病毒性結膜炎、衣原體結膜炎。


細菌性結膜炎具有傳染性,起病急,單眼或雙側都可發病,眼部有異物感,怕光、流淚明顯,結膜充血,眼瞼紅腫,兩眼分泌物多,起床時上下眼瞼緣常被分泌物所黏著。有的還伴有發熱、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狀。當家長發現小兒有上述症狀時,應及早帶小兒去醫院診治,以進一步分辨各種不同細菌引起的結膜炎,及早得到治療。

病毒性結膜炎因侵入的病毒不同,臨床表現也各不一樣。常具有較強的傳染性,有的可在接觸後24小時內發病。有的可潛伏5~12天才發病。常為雙側,可先後發病。患眼灼痛、怕光、流淚等症狀較明顯,結膜充血,有的伴眼瞼紅腫。

衣原體結膜炎,常見有沙眼衣原體感染所致的沙眼,為傳染性結膜炎。主要通過污染的洗臉用具、手帕、衣物及手指等傳染。沙眼一般起病緩慢,均雙眼發病,但輕重程度不一。主要表現為發癢、異物感及少量分泌物。重度沙眼,特別是角膜受累或出現併發症時,伴怕光、流淚、疼痛及視力減退等症狀。

(2)眼瞼病。眼瞼又稱眼皮,長睫毛處又叫瞼緣。當瞼緣、睫毛發生病變時,均可,導致流淚。


瞼緣炎,俗稱“爛眼邊”,是細菌侵入睫,毛根部而引起眼皮邊緣的慢性發炎。典型症狀為,眼皮邊緣發癢、幹痛、潮紅,輕度怕光、流淚,嚴重者可見瞼緣肥厚,睫毛根部有潰瘍,還有糠皮樣的小痂。日子久了,睫毛脫了不再生長,眼皮邊緣變厚,眼裂縮小,眼皮外翻,導致經常流淚。

倒睫,俗稱“倒毛”,常因沙眼或瞼緣炎引起。由於睫毛朝後生長,觸及眼球,一般是由瞼緣內翻和睫毛亂生引起。流淚、怕光、疼痛是其典型症狀。由於一根或數根睫毛倒向角膜表面,球結膜充血,有時會導致角膜淺層混濁甚至潰瘍。因此,當發現小兒有上述症狀時,檢查一下眼瞼,即會發現倒睫,若及時拔去,症狀可明顯改善。

(3)角膜、鞏膜病。角膜病變常由細菌、病毒感染引起。起病急,主訴眼痛、怕光、流淚等角膜刺激症狀。鞏膜病常見鞏膜炎,為鞏膜深層組織的炎症,可有不同程度的眼痛、流淚和刺激症狀,並易復發。角膜、鞏膜病嚴重者易影響視力,甚至失明。

(4)淚器病。淚器由淚腺和淚道兩部分組成。主要分泌淚液,然後通過淚道流向鼻腔。因此,當淚道有炎症、腫瘤或阻塞不通時,就會發生淚溢。小兒時期較常見的原因為淚道炎症和阻塞不通。

淚囊炎有急性和慢性區分,急性淚囊炎常發生在慢性淚囊炎的基礎上。除流淚或伴有膿性分泌物以外,急性發作時淚囊部皮膚有紅、腫、熱、痛等急性炎症表現。其主要原因是由於鼻淚管阻塞,淚囊受細菌感染。如不徹底治療,可反復發作,嚴重者可形成瘺管。

鼻淚管阻塞常由先天性鼻淚管下口殘膜和後天性鼻腔及副鼻竇疾病、淚囊炎、腫瘤、沙眼、外傷等引起。主要症狀為流淚,尤以冬天寒風刺激時更甚。壓迫淚囊時,淚點無黏液返流;作淚道沖洗時,液體不能下通而出現返流現象;用探針探通淚道時,不能通過鼻淚管。

(5)其他。如患有流行性腮腺炎、感冒或肺炎時,眼睛的內側會出現紅腫,結膜充血,也可伴眼睛流淚,一旦原發病治癒,流淚也隨之改善。


治療異常流淚,要先查找發病的原因,對症處理。流淚若因灰塵進入眼內,刺激結膜而致,可把眼皮輕輕地翻起,用乾淨的棉簽或手帕把灰塵擦去,流淚就會止住。

如角膜發炎、沙眼等炎症時,應根據病情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除滴眼藥水外,必要時還需擴瞳孔,球結膜下注射抗生素,並包紮痛眼以利休息。如果拖延病程,輕的角膜上出現雲洗白斑,影響視力,嚴重的還可引起角膜潰瘍穿孔,造成失明。

如有分泌物,要用消毒棉球浸泡生理鹽水後擦洗。擦洗時應從眼的外側向內側(鼻側)擦,因為鼻側有鼻淚管與鼻孔相通,如果擦的方向相反,就有可能將鼻腔囊的細菌帶到眼睛裡。棉球擦一次就不能再用,直至分泌物擦乾淨為止。

對一般的淚道阻塞,可有計劃地作淚道沖洗或淚道擴張,治療無效者,可考慮作鼻淚管吻合手術。急性淚囊炎發作時切忌擠壓,也不可作淚道沖洗,以免炎症擴散。新生兒淚溢應採取淚囊部壓迫按摩法,用食指稍加壓向鼻腔按摩,每日2-3次,切不可盲目作淚道探通術或濫用大量抗生素。

在給小兒滴眼藥水時,小兒應取臥位或坐位,頭向後仰,眼向上看。以左手拇指和食指輕輕撐開眼皮,右手持滴瓶將藥水滴入外側穹隆部,不要滴在黑眼珠上,不要讓瓶口碰著眼睫毛,瓶口離眼的距離約2釐米,每次2-3滴即可。滴完後鬆開拇指,以拇指和食指輕提上眼皮,年長的小兒可讓其輕輕轉動眼球,使藥液充滿結膜囊。放下上眼皮,用棉球輕壓內側眼角2~3分鐘,以免藥水經鼻淚管流進鼻腔,再閉眼2-3分鐘。如雙眼均需用藥,先滴病輕的一側,再滴重的一側,中間應隔3-5分鐘。如用軟膏一類的藥物,應在臨睡前使用,可不造成白天視力模糊。

本病在發病治療期間,禁忌辛辣和巧克力等食物,應多吃新鮮蔬菜、豆製品等。平時要注意用眼衛生,不要用髒手絹或髒手揉擦眼睛,以免引起眼睛發炎。另外,要經常鍛煉身體,增強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