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虎爸”郭濤變溫柔 父母強勢對孩子是好是壞


從《辣媽正傳》的播出到《爸爸去哪兒》的火爆,愈演愈熱的電視節目中,“辣媽”、“奶爸”也隨之成為螢屏的新寵。在目前熱播的親子類節目中,不乏一些性格強勢的父母,這些父母的教育方式也引發了諸多網友的質疑和討論:父母強勢對孩子究竟是好是壞?

在《爸爸去哪兒》節目中,嚴厲的“虎爸”郭濤隨著懂事的石頭一同成長,當瞭解到石頭希望自己能不要那麼凶的時候,這個外形粗獷的老爺們兒終於忍不住熱淚盈眶,此後的節目中,他勇敢地向石頭承認錯誤,對兒子也越來越溫柔。這集節目播出後,“爸爸迷”們在網間討論起郭濤的教育方式來,討論的焦點在於,父母強勢的教育,對孩子未來性格的形成到底好不好?



無獨有偶,在此前央視一套播出的《寶寶來啦》節目中剛好也出現了一個非常強勢的母親,這位母親在“寶寶屋”的遊戲中以不容質疑的命令口吻,指導自己三歲大的小兒子進行遊戲,而節目中唯唯諾諾的小男孩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許多觀眾在看後表示:這個孩子完全沒有了本該是這個年紀的天真與活潑。

《爸爸去哪兒》和《寶寶來啦》節目中兩位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在孩子的性格形成的過程中起到了強烈的心理暗示作用:父母強勢主導小孩的一切,“我是為你好”這句話再熟悉不過,但簡單幾個字的背後,卻隱藏親子間的裂縫與苦難。東海大學社工系教授彭懷真說:父母與小孩原本應是兩個獨立的圓,應要從“依賴”到學習“完整分開”,最終到學會“合作”――而“合作”恰恰正是張亮與天天這對父子間早已達成的默契。

千萬不要以為所有父母的所有行為都是為了孩子好,其實一些父母是以所謂愛的名義滿足自己的一己之欲,孩子的心靈非常敏感,他能感受到你是否是真正為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