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知:為什麼寶寶的鼻涕特別多?
當寶寶鼻涕太多,且有顏色、濃度的變化,應考慮患上鼻病的可能。此時,仔細觀察鼻涕的稠度、透明度,以及顏色的變化,可以初步判斷寶寶得了什麼鼻病,既不會貽誤治療也不會過於緊張。
·清水樣鼻涕
分泌物稀薄、透明,如清水樣,多見於感冒初期。由於鼻腔黏膜充血腫脹,腺體分泌增多而形成鼻涕,開始為清水樣,3~5天后漸為膿涕,以後逐漸痊癒。
·黏膿性鼻涕
多見於感冒後期,隨著感冒痊癒,黏膿性鼻涕內的膿性成分逐漸減少。另外,黏膿性鼻涕也是副鼻竇炎的主要症狀,特別是得了感冒,病程超過10天,仍流黏膿性鼻涕,要考慮是否患了副鼻竇炎。
·黃膿鼻涕
常見於較重的副鼻竇炎,膿液臭味明顯。
·綠色痂片狀鼻涕痂
多為膿涕乾燥後形成的薄痂,有特殊的臭味,這是萎縮性鼻炎的特徵,又稱臭鼻症。
·血性鼻涕
鼻涕中帶有血絲或小血塊,呈粉紅色。鼻外傷、炎症、異物堵塞以及維生素C和K缺乏症等全身性疾病,都可有血性鼻涕。
·常流清涕並伴有鼻塞、鼻癢、打噴嚏等症狀
尤其清晨起床後明顯,可能患有過敏性鼻炎。
·一側鼻腔有臭味,流膿涕,或涕中帶血絲
提示鼻腔記憶體在異物,多發生於3歲左右的兒童,因好奇而把紙張、豆類、花生米等塞入鼻腔,待水分被吸收後發生腐敗而產生臭味。
·單側流鼻涕
難以擤出,鼻孔不通氣,睡覺打呼嚕,乃是鼻息肉的信號。
·總是拖著長長的鼻涕
說話時鼻音重,睡眠時鼻子不通氣,呼嚕響亮,且總長不胖,要考慮腺樣體肥大。
對於病理性鼻涕,諸如上述種種鼻病引起者,要找准病因進行治療,病因消除了,流鼻涕的現象自然減輕甚至消失。同時輔以下述措施,效果會更好。
·營造環境
由於鼻黏膜易受溫度影響,過高或過低的氣溫都容易讓鼻黏膜過量分泌,導致鼻涕增多,故冬季可用空調、暖氣等設施將室溫控制在16-24℃,此外,空氣太幹也不妙,將相對濕度調整在60%左右最好。同時,居室應保持乾淨、空氣流通,讓呼吸舒暢,從而減少鼻涕量。
·熱敷
用濕熱的毛巾,敷在寶寶的鼻子上。鼻黏膜遇熱收縮,鼻腔會變得通暢,黏稠的鼻涕也較容易水化而流出。要注意動作輕柔,毛巾不可過熱,防止燙傷。
·按摩
父母用手指的指肚緩慢而輕柔地按摩寶寶的鼻子或鼻翼兩邊。
·使用蒸臉器
讓熱氣進入寶寶鼻腔,濕潤黏膜,從而將大量的鼻涕快速、自然地排出。注意蒸臉器要與寶寶面部保持適當距離,不要太近,以免燙傷皮膚;一次蒸臉時間不宜太長,3分鐘即可。
·用吸鼻器吸出鼻涕
適用於鼻涕多,且說話時鼻音重的寶寶。父母先檢查寶寶的鼻腔內是否有鼻屎,如果有,可用濕熱的棉花簽先予以軟化,再使用吸鼻器;動作保持輕柔,不要過分深入鼻腔,防止疼痛或受傷;吸一側鼻孔時,要同時按壓住另一個鼻孔,效果會更好。
·只有少許鼻涕時可用棉棒
把棉棒塞到鼻孔裡的標準是半個棉球左右,鼻子深處的鼻涕可用面巾紙的紙邊刺激鼻孔,讓寶寶打噴嚏打出來,要麼用吸鼻器吸出來。使用棉棒時,如果寶寶亂動,很容易紮到鼻子內側,這很危險。所以當寶寶不願清理的時候,不要勉強。
教會寶寶擤鼻涕
·錯誤的方式
有的寶寶用鼻子將鼻涕吸進鼻孔裡,或用手指捏住兩側鼻孔,用力將鼻涕擤出等。
這兩種方法都不對,因為鼻涕在吸附、過濾和清潔吸入空氣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帶有灰塵、細菌和病毒等有害物,如果向鼻腔裡面吸,會將骯髒的鼻涕咽入腹中;至於將兩側鼻孔都捏住擤鼻涕,會迫使鼻涕向鼻後孔、咽鼓管以及鼻竇腔噴濺,細菌、病毒等乘機竄入耳內與鼻竇,有些寶寶的中耳炎或者鼻竇炎就是這樣得來的。
根據美國有關專家的試驗,在咳嗽、打噴嚏與擤鼻涕等三種方式中,前兩者都不會使鼻黏膜的分泌液竄進鼻竇裡,惟獨擤鼻涕例外,能使鼻涕充滿鼻竇,並使之變成細菌孳生的溫床。
·正確的方式
用手指壓住一側鼻孔,用力向外呼氣,先將對側鼻孔鼻涕擤出來。再用同樣的方法,擤出另外一側鼻孔裡的鼻涕。如果鼻子不通氣,鼻涕不易擤出,可先向鼻孔滴入嬰幼兒適用的滴鼻液,讓鼻子腫脹減輕再將鼻涕擤出。
·如何訓練
訓練寶寶正確擤鼻涕,父母拿起寶寶拇指,先輕輕按住他的一個鼻孔,然後用另外一個鼻孔呼氣,擤出鼻涕;待寶寶基本掌握了,再如法炮製訓練餘下一個鼻孔。最後訓練寶寶兩個鼻孔交替進行。從寶寶發育進程看,一般要會講話以後才能開始學習擤鼻涕,因為把鼻涕從鼻子擤出來,牽涉到氣流控制及舌頭運用等比較複雜動作。
在寶寶尚未掌握正確方法前,父母定期用消毒棉簽或吸鼻器將明顯鼻涕清除,必要時向耳鼻喉科醫生求助。
提醒:為什麼寶寶的鼻涕特別多?
一個健康成人每天可分泌鼻涕達數百毫升之多,但大都順著鼻黏膜纖毛運動的方向,流向了鼻後孔與咽部,逐漸蒸發了,所以鼻孔前看不到鼻涕的蹤影。寶寶則不一樣,一來鼻腔黏膜分泌物較成人多;二來神經系統對鼻黏膜分泌及纖毛運動的調節功能不健全,因而不時有清鼻涕從鼻孔流出;三來寶寶對流出的鼻涕不善於擦掉,加上啼哭的機會多,致使淚水流入鼻腔,因而嬰幼兒鼻涕會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