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一時失誤一生償還!家長切勿情緒失控

一·一定不能傷及孩子的頭部。

說到這一條,不是鼓勵家長打孩子,而是在自己確實無法控制情緒,非打不可的時候,那你要選擇打的方式,絕對不能傷到孩子的頭部還有脊椎等部位,更不能連續傷害上述部位。

二·一定要讓自己的情緒有個正常宣洩的管道。

誰都有情緒,只是來的猛烈與否,可控與否而已。但我們知道自己很壓抑很難受的時候,就要及時尋找途徑正確宣洩自己的情緒,比如找好朋友或者自己的親屬傾訴一番,甚至找個角落流淚也罷。但就是不能讓孩子成為自己的出氣筒。上述新聞的中的媽媽劉某就是壓抑太久,沒有調整好情緒。

三·一定要給孩子的生活環境營造好和諧的氣氛。

什麼是和諧的氣氛,最核心的就是彼此尊重,有商有量地討論問題,互相體諒地認識問題等等。而不是用一種粗暴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特別是單親的家庭,一定要把有商有量互相體諒培養成一種習慣,才能在問題出現時,相互理解,達成共識。

四·一定要告訴孩子,家長在何時最容易發怒。

有些家長發怒是有規律的,比如煙癮很大的家長,要是一個小時沒吸煙,那怒火來了,可以燒著屋子。還有女同志的生理期,也是一定要讓孩子躲著點的。諸如此類吧,特殊情況下家長容易“火山爆發”,這個特殊情況要讓孩子知道。

五,一定要告訴孩子,當家長發怒時,一定要躲著點。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樣硬碰硬,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容易加劇情緒的發酵,導致事情向惡的方向發展。因此,這個時候,孩子一定不能激怒家長。因此,平時家長要教導孩子,做個乖巧的孩子,自然會得到更多的愛。

為了避免文章開頭所描述的悲劇,筆者建議,家長應當將以上五點牢記在心,自己做好,也讓孩子做好,方能和諧教育,共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