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關係好壞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孩子看似是與爸媽是分離的,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是同一屋簷下,與自己不可分割的爸媽,夫妻兩人的關係好壞以否,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和性格。
1.爸媽恩愛:孩子性格健康開朗
爸媽恩愛、夫妻關係和睦的家庭,能給孩子良好的家庭環境,這類孩子的性格也會更加平和、開朗、不輕易動粗,由於父母關係很好,孩子也會對婚姻產生美好的感覺和嚮往,能有健康的異性戀。
2.爸媽情感淡薄:孩子任性自私
爸媽感情淡薄,兩個人常常靠通過孩子來交流或維繫家庭,就是人們常說的“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在父母關係的作用下,孩子被過多關注或干涉,性格會變得任性和自私。
3.強勢媽懦弱爸:男孩子膽小、懦弱
由於爸爸軟弱,大權旁落給母親,在這個家庭的作用越來越邊緣化之後,母親就會變得日益強悍甚至說一不二。孩子總會向同性父母一方形成認同,女兒會向強悍的母親認同,久而久之就會變成強悍的女兒,兒子就會變成沒有擔當的懦弱、自卑的兒子。
4.爸媽過早離異:孩子冷漠沒安全感
很多從不幸婚姻中解脫的夫妻,疏忽了最重要的一點,永遠無法從中解脫的是孩子。他們內心的創傷往往終生難以平復,他們的擔憂感、不安全感、恐懼感也許永遠無法醫治。生活在離異家庭中的孩子,更易發生犯罪和焦慮、抑鬱、敵對、報復、冷漠等心理障礙問題。
5.爸媽相互指責:孩子敏感、執拗
爸媽喜歡相互指責,這樣的家庭環境,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處世方式。特別是當夫妻雙方有爭論時,更容易對著孩子說另一方的不是。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是:以後對爸媽都不會尊重。一方攻擊另一方,想借此讓孩子對另一方不滿,最後帶給孩子的只是傷害。
6.爸媽打架:孩子暴力、暴躁
父母吵架對成人而言是很平常、能理解的,但對孩子而言,卻是天塌下來了,他的安全感會受到很大衝擊。與此同時,孩子也會由於耳濡目染變得喜歡暴力、脾氣暴躁,像父母一樣大吼大叫。
夫妻關係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首先,夫妻與孩子三者之間應該是一個穩定的等邊三角形的關係,三個人分別是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也就是說,三者之間的情感距離應該是相等的。這樣的關係,才會平衡,才有利於孩子的心理成長。如果夫妻之間關係過於緊密,孩子被疏遠,被冷落,那麼孩子就會孤獨,失落,缺少安全感。長大後容易情緒低落,對人缺乏信任,習慣於與人保持距離。而目前常見的一種家庭關係是:丈夫忙於工作應酬,居家時間太少,夫妻關係冷淡,而母子關係過於親密。這種家庭模式的弊端也不可小視。父親“存而不在”,會帶來不完整的家庭教育;妻子感情失落,會通過對孩子的過度關注來獲得補償。這樣的模式,多會加重孩子的“戀母情結”,易形成依賴型人格特點,獨立性差,難以適應新環境。
第二方面,夫妻關係教會孩子待人接物的方式。家庭就是孩子的小社會,父母之間的相處,就是孩子的一門潛移默化的“修養課”。孩子在這裡,本能地對父母模仿學習,形成自己與人相處的方式。夫妻恩愛,相互尊重,孩子也多彬彬有禮,富於愛心。在和睦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多有穩定的安全感,歸屬感,性格多樂觀,自信,誠實,遇到困難,多採用積極的應對方式。如果夫妻關係緊張,家庭矛盾多,一方或雙方有不良生活習慣,或品行不端,這種不良的榜樣會對孩子形成反面教育。家庭中吵鬧,冷戰,充滿負性情緒,孩子會壓抑,恐懼,自卑,或形成對立,仇恨情緒,甚或暴力傾向。嚴重者,孩子在家庭之外尋求慰藉,出現早戀,染上網癮等等。
協力廠商面,夫妻關係是孩子將來婚姻模式的啟蒙。家庭中夫妻關係的狀態,會在孩子的潛意識當中留下印記,影響到他(她)將來對待異性的方式,以及對待婚姻的態度。如果父母的夫妻關係給孩子留下的都是“戰爭”一般的記憶,也許他(她)會拒絕走入“圍城”,即使走入,也沒有好的”經驗”可循,或者會再次延續父母的不良模式。如果沒有足夠的理性和進一步的學習,很難有一個好的婚姻品質。
另外,父母應該是教育孩子的主體,是養育孩子成長的主要擔當者。當前,有不少的年輕父母,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把孩子寄養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家,從心理學角度講,這種做法欠妥。一方面,老人對待孩子的方式,多寵愛,少理性,重養育而輕教育,更多的精力是放在對孩子生活的照顧上,而在性格的培養及文化的啟蒙方面,多有欠缺。另一方面,若父母與兒女缺少足夠的溝通交流,就難以建立密切的親情關係。終歸,父母會更長久地伴隨孩子的成長,而親情的缺失,親子之間的疏遠,隔閡,將是雙方一生難以彌補的缺憾。
年輕的夫妻們一旦有了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存在,意識到夫妻關係可能對孩子形成的影響,應該主動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不可不負責任,不加控制地釋放自己的負性情緒,以免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