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孩子說髒話 父母怎麼辦


孩子說髒話,父母可著急了。可是,這時候父母先不要急著責怪寶寶的不文明行為,而是要想想寶寶為什麼突然間說起“髒話”來了。其實,寶寶說髒話是有原因的,那麼,父母又該怎樣去糾正寶寶說髒話的壞習慣呢?不妨參考一下小編給的小妙招。

孩子會說髒話的原因

根據兒童的心理發展水準,可以把孩子說髒話分為三種類型:模仿性髒話、習慣性髒話、有意識的髒話。

模仿性髒話:年幼的孩子往往沒有是非觀念,別人說一句罵人的話,他覺得很好玩,也跟著罵人,這是孩子說髒話的一種普通心理。

習慣性髒話:如果孩子的模仿性髒話得成人的默許或者讚賞,那麼,孩子說髒話就會成為一種習慣。

有意識的髒話:3歲以上的孩子說髒話時,除了出於好玩,互相模仿外,還具有一定的選擇性,他們能夠初步理解髒話的含義,並對特定的物件說髒話,這就是一種有意識的行為。當然,也有些孩子是在與小夥伴發生矛盾或者受了欺負時被迫說髒話,以說髒話來發洩自己的不滿。

孩子說髒話。可見,孩子最初的髒話是由於沒有學會如何運用友善的語言去表達。因此,父母需要幫助孩子學會掌握友善地與人說話的技能,從而讓孩子學會禮貌待人。

父母如何應對說髒話的孩子

一般來說,3歲以內的孩子說髒話大多數是無意識的,只有少數是有意識的。孩子之所以會有意識地說髒話,是因為3歲以上的孩子智力發育很快,出現了自我意識的萌芽,開始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他們能夠在頭腦中形成對客觀事物的形象,不但能記住那些具體的、自己體驗過的事物,而且還能記住那些聽來的、自己說過的抽象的事物,並用那些抽象的事物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1、給孩子示範友善表達的方式

事實上,父母要明確地讓孩子知道,一個人說話要文明,說髒話的孩子不是個好孩子。父母可以這樣說:“爸爸媽媽不喜歡說髒話的孩子,小朋友也不願意跟這樣的孩子玩。”明確表示自己的態度,從正面教育孩子改變自己的行為。

2、教孩子寬容對待他人過失

父母在平時要有意識地向孩子介紹親朋好友的性格、優點,鼓勵孩子學習他人的優點,並且父母要教育孩子謙虛謹慎,不驕傲自滿,正確看待他人的缺點和不足,不以自己的長處比他人的短處,讓孩子明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的道理。

3、淨化孩子周圍的語言環境

當父母發現孩子說髒話時,要找出孩子說髒話的“根源”,儘量讓孩子遠離或少接觸那種不良的環境。比如,父母可以有意識地限制孩子與善於說髒話的同學來往;也可以和教師取得聯繫,借助老師的力量促進其他孩子養成文明禮貌的習慣;也可以和孩子同學的父母取得聯繫,一起幫助孩子養成文明禮貌的習慣。

4、引導孩子學會自我控制

父母可以和孩子達成一種協定,當孩子在氣憤想發洩時,父母用某種事先約定好的語言或目光暗示孩子,讓孩子及時冷靜地想一想,考慮如何文明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從而去掉不文明的語言。

孩子說髒話。當然,家長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千萬不要在教孩子不說髒話的同時自己卻髒話連篇,甚至用髒話來制止孩子說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