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慎用”遺棄“式懲罰,小心孩子沒有安全感!

家長千萬不要經常對孩子說:“我不要你了!”

很多家長發現用一種假裝遺棄孩子的行為來教育孩子,孩子會很聽話,因為孩子會怕家長真的不要自己了,所以會乖乖地聽家長的話。有的家長為了達到懲罰的目的,竟然經常藏起來,假裝要真的遺棄孩子的樣子,這個時候孩子會很害怕,會哭,然後家長再出現。家長以為這樣的懲罰方法已經達到了效果,但是卻不知,遺棄懲罰的方式會讓孩子變得沒有安全感。

安全感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兒童在很小的時候,會強烈地依戀家長,這種依戀關係會讓兒童的心理得到安全保障,他們在探索外部世界時,會有一種安全感做支持。安全感比較足的孩子在探險外界環境的時候會表現出更加地勇敢,因為他們知道有家人在支持著自己。但是當兒童經常被家長假裝“遺棄”後,孩子心中會產生恐懼的心理,會覺得家長不要自己了,自己在面對外界的時候會害怕,所以容易出現退縮、逃避、自卑的行為,甚至有的兒童會失去與其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

小孩子在比較小的時候難以辨別父母是真的不要自己了,還是假裝遺棄自己,所以家長在懲罰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要再說“我不要你了”之類的語言,也不要做出突然“失蹤”的行為,這些對孩子的安全感的建立都是不利的。家長慎用遺棄懲罰的方式,想要懲罰孩子要用適當的方式,比如因為孩子不聽話,就暫時扣著本答應送給孩子的禮物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