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孩子喜新厭舊?玩具讓TA親自挑更好!

玩是孩子的天賦。而實際上,孩子玩玩具益處的確很多:既能提升孩子的動手能力,也可説明其發展語言能力和智力。不過,家長們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孩子對新買的玩具愛不釋手,睡覺都摟著,可是過不了幾天,就丟在一邊不玩了,有時孩子到公園去玩,還會搶別的小朋友的新式玩具,拿不到就又哭又鬧。孩子玩玩具喜新厭舊的毛病讓家長們哭笑不得。那麼,該怎樣糾正孩子的這個壞毛病呢?


一·孩子玩玩具“喜新厭舊”,原因有哪些?

根據相關的科學研究,孩子“喜新厭舊”的怪毛病是“適應性”決定的。在買回玩具的一段時間後,由於不少寶寶沒有掌握新玩具的玩法,或者是不能夠發揮創意來玩玩具,新鮮感消失了,自然會產生“厭舊”的心態。“厭舊”的時間長短,取決於孩子的年齡、性格和玩具的具體特徵。

此外,因為很多孩子缺乏自我意識,他們並沒有物權所有的概念。因此,他們一旦對自己的玩具失去興趣,又見到別的孩子在玩,往往就會前去爭搶。

二·孩子玩玩具喜新厭舊,該如何矯正?

1·購買玩具前,充分諮詢孩子的意見。

因為不少孩子的年齡小,爸爸媽媽覺得孩子沒有自己的喜好,自然也懶得跟孩子提前商榷,便獨自在商場裡購買自己認為孩子會喜歡的玩具。但是這樣不但抹殺了孩子自己選擇的自由,更會加速孩子對玩具失去興趣的速度。所以說,不管孩子年紀有多小,在買玩具時,不妨把孩子帶上,給予孩子選擇權。這樣,孩子對自己選的玩具的佔有欲會更強,反悔和不喜歡的概率會更小。

2·把舊玩具玩出新創意。

在孩子掌握透了一類玩具的玩法後,很容易對玩具失去興趣。因此,在購買時,爸爸媽媽可以挑選玩法多樣的一些玩具,對於年齡稍大的孩子,玩具的難度也應該適當提高。如果你的孩子沒有找到新的玩法,你不妨多努力一下,把舊的玩具玩出新創意。這樣,既可以充分發掘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還能使玩具被充分地實現了“舊物利用”。

3·樹立孩子的物權概念。

如果您看過《爸爸去哪兒》,自然對貝兒拿走多多的錢這一幕不陌生,這正是孩子物權觀念匱乏而導致的。為了避免孩子搶其他孩子的玩具,爸爸媽媽可以提前在家中設置一個專門擺放孩子玩具的地方,並明白清楚地告訴孩子:“這是你的玩具,爸爸媽媽不會在沒有徵求你的意見時,就把你的玩具拿走,這就和你不能亂動其他小朋友的東西是一個道理。”這樣三申五令後,孩子自然會學乖,不再亂搶別人的玩具了。

4·學會分享自己的玩具。

身為家長,你難免會遇到孩子去搶別人玩具的尷尬時刻。在這時,你要見縫插針地跟孩子說:“在徵求小朋友的意見後,如果他同意,你可以玩他的玩具,但不能強取硬奪。你們可以交換彼此的玩具,一起玩耍。”在你的指引下,即使再不情願,孩子也會做出分享的舉動。這時候你就可以借機讚美他,讓孩子享受與人分享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