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家有“淘氣包馬小跳”,家長如何不發火?

家有淘氣寶寶一個,相信不少年輕的爸爸媽媽都會有這種感受,就是其實你已經瞭解了很多育兒知識,特別是父母不能打罵孩子之類的,自己也很想去做到,但是當面對孩子不聽話、調皮搗蛋時,經常沒法控制自己,壞脾氣一下子上來了,這個時候往往會對孩子發脾氣或者打罵,當發完情緒後才後悔剛剛的行為,但是已經遲了,因為一時的情緒發洩可能已經對孩子造成傷害了。那該如何是好呢?孩子調皮搗蛋,家長如何不發脾氣?

首先,父母們當發現自己要發脾氣時馬上做個深呼吸,或者在心裡數數。

當情緒馬上就要爆發了,這個時候不妨深深地吸一口氣,然後再吐出來,接著在心裡數數,從一開始數,數到十的時候你會明顯地發現自己的火氣有降了那麼一些,這個時候繼續深呼吸和數數。這樣過了一兩分鐘後你會發現自己的情緒已經控制了一大半了,這是最簡單的一種方法。

其次,當發現自己想發脾氣時不妨選擇離開現場一會,平復好心情後再回來。

當人有情緒時就會馬上想爆發,這個時候理智上一定要告訴自己:我必須要出去走走了。所以這個時候家長們可以離開現場,去廚房先做下家務,或者去外面買菜,或者乾脆去洗個澡,總之一旦壞情緒要開始釋放時不要呆在那裡,給自己找點事情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再次,家長們千萬不要用語言和行為對孩子進行發脾氣發洩,可以用表情代替。

我們都知道語言暴力和行為暴力對孩子的成長是很有危害的,如果小孩長期接受到家長的語言暴力如:“你怎麼這麼沒用啊,我不要你了。”那麼孩子以後心理上會落下陰影。如果孩子接受到家長的行為暴力等,以後自己也會出現暴力行為。所以家長們在情緒快要出來時不妨用表情來代替語言和行為,比如臉上出現生氣的表情,既讓孩子知道自己做錯了,家長們的情緒也能得到一定的宣洩。

最後,家長們不妨在心裡問問自己幾個小問題。

很多時候家長們發脾氣是因為小孩的行為沒有達到家長的要求,比如小孩做作業拖拉,比如小孩做家務時搞的到處很髒,比如小孩一直在那看電視……很多小孩的行為滿足不了大人的要求,這個時候家長們就會出現情緒失控的現象,但是其實真的是小孩做錯了嗎?是不是大人對孩子的要求太高了呢?是不是大人的控制欲太強了呢?這個時候對孩子大發脾氣會有用嗎?能起到解決問題的效果嗎?家長們不妨在心裡問問自己這些問題,通過給自己問問題的形式可以讓自己更加理智地面對孩子的“調皮”行為,同時情緒自然就會慢慢地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