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爸爸巧用遊戲與孩子溝通

遊戲激發自信,緩解對抗。

5歲的圓圓特別不願意自己穿衣服。有次情急之下,老爸抓起了圓圓的兩個布娃娃,做起了對話。一個娃娃抱怨說:“天啊,她不會自己換衣服哪!她不知道怎麼穿衣服啊!”另一個充滿信心地回擊:“她會的,她真的會自己換衣服。”第一個聲音又說:“不,她只有五歲哪,她不可能會自己換衣服。”第二個娃娃高聲反駁:“她會自己穿!只是你沒看見!”這個過程裡,艾瑪不僅自己穿好了衣服,還笑得樂不可支,不再哼哼唧唧。

遊戲增強孩子力量感,放鬆情緒。

4歲的豆豆不愛剪指甲,爸爸發明了“停-走-停”的遊戲,爸爸決定要不要剪指甲,而豆豆決定剪指甲的速度:爸爸握著指甲刀,從幾步之外朝豆豆走來給豆豆剪指甲,只要豆豆喊“停”,他就會立刻停下來動作;當她說“走”,他再往前走或者繼續剪指甲。如果豆豆好半天都沒說“走”,爸爸可以自己說“走”,但只要豆豆說“停”,他必須停下。最後指甲剪好了,更重要的是,他們玩得很開心。豆豆說停就停,使她相信爸爸不會強迫或傷害她,彼此間建立了信任感。

遊戲讓愛隨時隨地發生。

有次皮皮和爸爸發脾氣,拿起玩具槍對著爸爸掃射。皮皮靈機一動對著皮皮說:“喲,你找到‘愛之槍’啦!假如我被這把槍打中,我就會愛上開槍的人。”然後,爸爸張開雙臂,一臉傻笑地向皮皮走近。皮皮又朝爸爸開了一槍,然後尖叫著開心地跑開,槍丟在了地上。爸爸追到皮皮,抱著他不停說“我愛你”。在那之後,每當皮皮的遊戲變成拳腳相加,打架、咬人、吐口水什麼都上的時候,爸爸就會和他玩這個遊戲。爸爸說:“你剛剛踢了我一個‘愛’,現在我要抱你了。”有時皮皮會反駁:“不是,這是一把‘恨之槍’。”爸爸會說:“喔,那它一定壞掉了,因為我只想要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