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春節後如何調理腸胃 調理腸胃的食物推薦

春節長假剛剛結束,想必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大餐轟炸,有不少人出現了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脹、胃部不適,以及腹瀉等症狀,有的老胃病也復發了,此時可以通過食用一些食物來化解油膩。春節假期結束回到工作狀態中,我們的腸胃也應該進行適當調整。今天向大家推薦幾種食物來調理一下你的腸胃吧

1、山楂柑橘促消化

促消化開胃助消化食物有山楂、柑橘類等。吃完飯後喝一杯橙汁,可解油膩、消積食,並有止渴醒酒的妙用,因為柳丁中富含有機酸,有促進消化的作用。此外,木瓜有“百益果王”之稱,含有獨特的蛋白酶,對含有蛋白質的肉類有較強的軟化作用。山楂有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血膽固醇,促進脂肪代謝的作用;蘋果含豐富的鉀,富含的果膠具有降低血中膽固醇作用,對解油膩有好處。

2、蘿蔔洋蔥效果好

蔬菜中的膳食纖維有促進胃腸蠕動、解除油膩作用,特別是蘿蔔、洋蔥效果好,有較強的解油膩、助消化的功效。吃生蘿蔔,對胃部脹滿有緩解作用。洋蔥幾乎不含脂肪,有平肝、潤腸的功能,能減少油膩感和抑制高脂肪飲食引起的膽固醇升高。

3、大麥茶解膩護胃

喝大麥茶或綠茶,可以促進腸蠕動,減少油膩食物在胃中的停留時間,且最好是喝溫熱的,它比冷的更能解膩,又能保護腸胃。此外,酸梅湯也是不錯的選

擇,酸梅湯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微量元素、膳食纖維等有利於人體健康的物質,酸梅湯的主要原料是烏梅、山楂,均是有效去油的食品,其中還有陳皮能抑制糖類轉化為脂類,對去除腸胃中存在的油膩有良好的作用。

上班頭兩天 粥湯清腸胃

相信春節過後,很多人都犯了腸胃炎,這主要與春節期間的不浪飲食習慣有著莫大的關係。過年期間大吃大喝、觥籌交錯、飲食無度在所難免,人是開心了,腸胃卻受苦了。像急性腸炎、老胃病、胃酸、胃疼、胃潰瘍、腹泄、腹脹等頻頻出現。

連續一周的暴飲暴食,會使腸胃超負荷工作,隨時可能“罷工”,節假日後的頭兩三天應稍微調整飲食結構,以易消化能暖胃的粥湯麵為主,輔以青菜,飯後適當吃些水果,讓腸胃放鬆休息一陣,可保平安過渡,回歸正常工作。

清淡食物有助於腸胃慢慢恢復到正常狀態。建議在喝粥的同時,可適量增加玉米、燕麥等粗糧。另外,多喝水也很有必要,因為大部分人經過幾天吃喝後,難免出現脂肪攝入過多現象。開工的頭兩天適當減少精製米麵、甜品的攝入,有意識地多喝溫水,可加快胃腸道新陳代謝,減輕大量肉類食物和酒對肝臟的危害。此外,喝茶還可清除胃腸道油膩,使胃腸道儘快恢復到正常水準。

清腸胃,更排毒

木耳

功效:消除血液熱毒

木耳因生長在潮濕陰涼的環境中,中醫學認為它具有補氣活血、涼血滋潤的作用,能夠消除血液裡的熱毒。黑木耳中的植物膠質有較強的吸附力,可將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內的雜質排出體外,起到清胃滌腸的作用。黑木耳對體內難以消化的穀殼、木渣、沙子、金屬屑等具有溶解作用,對膽結石、腎結石等也有化解功能。黑木耳還能減少血液凝塊,預防血栓病的發生。

推薦食譜:黑木耳豆腐湯

制法:將黑木耳泡發後洗淨,豆腐切成片,將兩者一起加入雞湯及鹽同燉,10分鐘後即可食用。

功效:黑木耳及豆腐均為健康食品,可降低膽固醇,為減肥菜譜之一。

菠菜

功效:清理腸胃熱毒

菠菜能清理人體腸胃裡的熱毒,防治便秘,使人容光煥發。菠菜葉中含有一種類胰島素樣物質,能使血糖保持穩定。菠菜豐富的維生素含量能夠防止口角炎、夜盲等維生素缺乏症。菠菜中還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劑,具有抗衰老、促進細胞繁殖作用,既能啟動大腦功能,又可增強青春活力,防止大腦老化。

山楂粥

山楂30克、大米100克、砂糖10克(糖尿病人也可不加)。將山楂煮水後取汁適量,加入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砂糖煮沸即成。春節期間因肉食過多而食積不化、噯腐吞酸、胃脘飽脹、腹痛瀉痢等,有很好療效。

陳皮粥

陳皮15克(鮮者加倍),大米50克。將陳皮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為稀粥;或將幹陳皮研末,每次取3-5克調入稀粥中服食,每日1劑。可順氣健胃、化痰止咳;適用於脾胃氣滯、脘腹脹滿、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咳嗽痰多、胸膈滿悶等症狀。

節後養胃食譜:

土豆牛油果沙拉

食材:土豆1個,牛油果1個,甜玉米50克,黃瓜1根,食鹽、白胡椒適量

做法:

1、土豆去皮後洗淨,切丁煮熟,撈出晾涼,甜玉米粒淘淨後煮熟過冷水放涼,黃瓜去瓤後切丁備用;

2、成熟的牛油果去皮去核,用勺子壓成泥,加一點鹽和白胡椒粉拌勻,即可做成天然的沙拉醬;

3、將土豆、玉米、黃瓜混合,拌入牛油果醬即可食用。

春節過後少吃辛辣,用土豆代替米飯養胃

整個春節長假中,到各家各戶拜年,幾乎是大魚大肉加煙酒不同做法地輪番上陣,想必網友們與小編一樣,現在看到辛辣、油膩帶著肉的食物就覺得胃裡哽著一塊,難以下嚥。由於春節長假期間食用過於油膩,能量過剩,導致長假結束反而食欲不振,導致精神不振,消化不良,影響長假過後的正常工作。因此,長假過後,不妨進行簡單的禁食,或用蔬菜、清湯、薯芋類來代替肉類、米飯。

中醫認為土豆“性平味甘無毒,能健脾和胃,益氣調中,緩急止痛,通利大便。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腸胃不和、脘腹作痛、大便不暢的患者效果顯著”。現代研究證明,土豆對調解消化不良有特效,是胃病和心臟病患者的良藥及優質保健品。因此,節後用土豆作為主食,有益無害。

相關閱讀:

春節後飲食:喝原湯 化原食

春節後如何調整寶寶睡眠紊亂?

春節,意外懷孕怎麼辦?

節後如何讓“鬧寶寶”變回乖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