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孩子犯錯,氣憤之下不宜管教

日常生活中,哪個孩子不是“小錯不斷,大錯不犯”?當父母的,是要為孩子們所犯的錯吹鬍子瞪眼,還是一味縱容,抑或耐心勸告?不論你如何管教,都要知道你的方式往往決定了孩子會不會繼續犯錯。

現在許多年勁的父母承受著工作與家庭的雙重壓力,再加上沒有掌握正確管教孩子的方法,所以一旦孩子犯錯,就像觸動了他們腦子裡緊繃的弦,不問清犯錯的緣由,也不給孩子認錯的機會,就是一頓訓斥或者打罵。其實父母們往往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被情緒所左右,名為管教孩子,實則已經是一種變相的情緒發洩了,這樣的管教很可能就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不良影響。

孩子犯錯,父母要管教,但卻不能把重心放在斥責和打罵上,這雖能制止孩子的行為,卻不能讓孩子真心悔改,如此大動肝火,顯非明智之舉。

孩子犯錯時,很多家長都抑制不住自己的怒火,很難懂得保持冷靜才是有效教育孩子的重要前提之一。父母們應該學會怎樣冷靜地管教孩子,在忙碌中高效率地處理孩子所犯的錯誤。

1、思考三個問題

父母在孩子犯錯後思考三個問題:孩子的什麼行為使你生氣?你生氣有了哪些表現?想想今後該怎麼改變?這意味著,父母在經歷從尋找答案到解決問題的過程,父母一旦在心中找到相應的答案後,相信這時心中的氣憤也就所剩無幾了。

2、給自己正面暗示

父母在消除氣憤的過程中,可以給自己一些正面的暗示,如暗示自己:“慢慢來,我能處理這個問題”、“大人都難免犯錯,孩子犯錯就更正常了”……這類暗示絕不是在自我安慰,而是給自己一個理智思考的空間。

3、不要太介意孩子的氣話

很多父母之所以在氣憤下管教孩子,就是因為太介意孩子的氣話。所以,作為父母,不要太介意孩子一時的氣話,那樣只能讓氣憤蒙蔽了自己的雙眼,糾正不了孩子的錯誤行為,也找不到犯錯的原因,而是陷如死胡同不能自拔。

4、給自己幾分鐘時間

如果孩子的行為令你很生氣,那就先給自己幾分鐘時間,再去處理孩子的問題。這幾分鐘裡,你可以自己先思考一下跟孩子說什麼樣的道理,才能讓他明白;你也可以做做別的什麼事,轉移一下注意力。

5、千萬不要忽視孩子犯錯後的心理

父母可以在孩子犯錯後,耐心地為其收拾殘局,讓孩子看到他的行為所造成的後果,用無聲的語言使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愛和包容。對於孩子的一些破壞性行為,家長要提前做好防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