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啟用“預防式教育”,孩子遇到困難不操心

很多年輕父母因為不知道教育方法,或因為溺愛,平時就算是看到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也“捨不得”管教 ;而有些父母因為擔心會束縛孩子的創造力,對孩子的行為“聽之任之”,不去告訴孩子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這些錯誤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在今後的生活、學習中遇到問題、困難時茫然不知所措,容易採取一些極端行為來應對,久而久之,性格與心理容易變得扭曲。近幾年,一些青少年違法犯罪的事常見諸報端,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父母採取了諸如上面不恰當的教育方式所致。

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再臨時抱佛腳,不僅不能對孩子的過錯作出好的處理,而且還會影響親子情感。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以自己的人生經驗,為其設立界限,提早讓孩子明白哪些能做哪些一定不能做,這被稱作“預防式教育”,也就是父母在事先做好預防工作,防患於未然。孩子對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有所瞭解,有所評估,那麼,TA無論遇到任何事情,都會做到心中有數,冷靜應對。

設立界限,並非束縛孩子,而是用愛保護孩子,例如沒有交通規則馬路上會發生什麼,就會明白設立規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要告訴孩子:在陌生的地方要跟隨父母而不是自由行動;在公共場合不能追逐打鬧;外出要征得父母的同意,而不是想走就走;到睡覺的時間孩子就應該上床睡覺,而不能拖拉磨蹭……

界限一旦設立,父母就要堅持,讓孩子明白TA必須做到,否則,孩子將付出一定的代價來承擔後果。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約定未能實現,往往不是因為約定本身有問題,而是因為孩子常常會忘記或者故意挑戰父母的權威,父母自己最終無法堅持正確的界限。

無論是孩子面對困難的勇氣,還是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對孩子將來的成長至關重要,因此,父母應該在孩子出現問題之前就教給TA處理問題的技能,以預防各種困難的打擊。如果父母們不想為了孩子遇到困難時的無助而操心,那就啟用“預防式教育”吧!

1、示範並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

父母可以通過“做榜樣”、“講道理”的方式,讓孩子更清楚父母對自己的要求。你的語言越生動、貼切,孩子理解起來就越容易,掌握得也會越快。

2、不能忽視幫孩子分析道理和後果

父母在教孩子解決問題時,給孩子分析道理和後果,孩子會更容易記住,從而會使孩子更可能按照父母的期望來改正自己的行為習慣。即使是年齡很小的孩子也能理解很多道理。

3、反復進行練習

父母在教孩子學習技能的過程中,一定要認識到很多東西對孩子來說是第一次接觸或者難度比較大。因此,父母要有心理準備,保持一顆平常心,讓孩子反復進行練習。如果孩子多加練習,再加上父母的支持與鼓勵,孩子在這些方面一定有有所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