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制服”鬧情緒的小怪獸?
當寶寶稍微長大一些,就沒有像一歲以前那麼乖了,有的時候,寶寶會鬧脾氣,自己不高興了,也會惹得爸爸媽媽跟著生起氣來。然而,當寶寶開始鬧脾氣、耍脾氣的時候,家長們需要怎樣來處理呢?對寶寶的大喊大叫?責備他?哄著他?還是不理不睬呢?怎樣的處理方式對於父母和寶寶來說才是最合適的呢?實際上,針對不同的情況,父母們要採取不同的方式來應對哦!
1、父母們儘量安撫寶寶的不安情緒
寶寶之所以會鬧脾氣,完全是因為寶寶覺得心裡面受了委屈,發脾氣也是想要獲得父母們的關愛。這個時候,父母們不要嚴厲地苛責寶寶或者是置之不理,這對於寶寶的心理發展以及身心發展都沒有好處。父母們需要做的就是耐心地安撫寶寶,平復寶寶不安的情緒,細心瞭解寶寶到底為什麼發脾氣,能夠跟寶寶耐心地溝通,讓寶寶知道父母是非常愛他們的,這樣寶寶也不會使小性子了。
2、幫助寶寶學會管理情緒
誰都有不安、煩躁的時候,小寶寶也會,當父母們發現寶寶開始用發脾氣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的時候,就一定更要注意了,不要讓寶寶用發脾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且把它養成習慣,父母們應該幫助寶寶學會自我管理情緒,培養寶寶管理好情緒的能力,這樣一來,寶寶便不會輕易發脾氣,或者是當寶寶開始發脾氣的時候,父母們可以給寶寶講講笑話、逗寶寶開心,事後再跟寶寶講這樣做是不對的,一定要加以改正。
3、讓寶寶學會自己思考
三歲以上的寶寶,如果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就鬧脾氣、摔東西,那麼,這個時候,父母們一定要説明寶寶自己思考,認識到這樣做的嚴重性,否則,寶寶日後會長成一個任性、是非不分的人。如何讓寶寶自己思考自己的對錯呢?當寶寶做錯事之後,父母們可以用冷處理的方式來對待寶寶,三歲多的寶寶已經能夠看懂父母的做法,先讓寶寶自己的小角落好好冷靜一下,再來讓寶寶自己承認錯誤,久而久之,寶寶會瞭解到自己發脾氣是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