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管教孩子 用雞毛撣、掃帚還是?

管教孩子應該用什麼“工具”?尺子?拖鞋?雞毛撣子?掃帚?這些用於體罰的工具顯得不合時宜,用起來不好使,而且體罰並不是好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對即將過渡到叛逆階段的孩子來說,很可能適得其反。

其實太多的家長都是把孩子當成“小皇帝”來服侍,哪裡會體罰他們,只有對少數頑童,實在是沒招可使了,才會不得已選擇“棍棒”教育。可是,到頭來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孩子依然如故,沒有變化。反而可能越來越難管,更是嚴重傷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

管教孩子從來都不應該只採取單一的手段,家長需要的“工具”可以是“鼓勵”,也可以是“及時的批評”,甚至是懲罰。還可以引導TA明白一個道理,或者在肯定、表揚後為孩子指出錯誤。在家長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其實最管用的“工具”不是“棍棒”,而是“嘴巴”,孩子越難管,就越需要與之溝通。家長通過和孩子溝通來引導孩子的行為比通過“棍棒”教育更能讓孩子從心底接受,而家長也不必再因為大動肝火而精疲力竭。

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恰恰是溝通的良機,因為內疚和不安會使他急於得到一個疏通的管道,此時家長與孩子的溝通不僅給他提供了一個排解的管道,而且家長也能在孩子信任的時候,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他,使他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對於越難管教的孩子,棍棒教育只會讓他更叛逆或者懦弱,苦口婆心的勸告多半也是徒勞,家長需要的“工具”,是一些讓孩子能夠理解的道理,這就要求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徵、心理特徵來跟孩子講道理。

1、弄清人要對付的是什麼問題

家長管教孩子前,先要弄清孩子讓你最頭疼的事情。比如,孩子亂調皮,在家裡大喊大叫,亂打人。然後再按照每一件事發生的具體過程,和孩子講道理,讓他知道不可以做這些事情的原因,家長必須先根據孩子的心理來給他講道理,孩子才可以心服口服。

2、你的眼神也可以是“工具”

在和孩子講道理時,可以先讓他轉過臉來,這樣他就能看著你的眼睛。如果孩子集中精力在聽你講話,我們就能向孩子提出問題或者對他進行管教,還可讓他重複我們所說的話。這樣,就能夠知道孩子已經聽到我們所講的。

3、暫時回避

當孩子故意搗亂時,家長可暫時回避一下。這樣便於冷靜地判斷當時的情況,然後決定自己需要做什麼。同樣,把自己從混亂的情況下拉出來一會兒,孩子們也能有時間弄清楚是怎麼回事,或者讓他們平靜下來。另外,孩子對父母的行為可能會很吃驚,這樣他們就知道爸爸媽媽非常傷心。

4、管教孩子之前先想想

在要管教孩子的時候,家長可以停下來先問問自己,“孩子是不是心情不好了,累了;要不就是覺得壓力大?”通常,孩子淘氣不會沒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