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讓孩子學琴一定要考級麼?

現在有一個現象(不僅在大城市甚至一些鄉鎮地區):幼兒的才藝培養,越來越受到父母的青睞,但大多家長都偏愛音樂,一來受培訓老師影響,二來覺得可以陶冶孩子情操、培養情趣。家長該不該讓孩子考級?

家長為什麼要讓孩子考級?

當然家長的出發點是為孩子著想的,因為大多數家長都有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情結。更有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傳統教育觀念,家長們希望孩子在接受正常教育的前提下,能夠再接受幾項特長教育,好讓孩子掌握更多的技能,增強未來競爭力,好出人頭地。例如現在有很多家長熱衷的音樂類目考級,其實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想為孩子將來升學多準備一塊“敲門磚”。當然,這不是在批評家長功利,畢竟在有限的教育資源下,誰能脫穎而出,誰就掌握了主動權。

對此,就有許多育兒專家分析了當下父母們的無奈反應:“在傳統教育層面上越是‘減負,他們就越緊張,覺得以後孩子們競爭如果不拼考試成績了,那自然就是拼身上有多少特長了。遠的不說,就說大多數城市的小學升初中吧,雖然現在都是按各種演算法進行電腦派位元,可家長們還是心裡沒底,種種現實體制表明,要想幫孩子聯繫一個好一點兒的學校,特長就成了敲門磚,啥等級越高越好,啥證書越多越好。”

家長對於考級的見解不同
其實,不僅僅小學升初中這樣,讀小學、考大學、以後找工作也都看要特長。大學現在有招文藝特長生的,根據你的特長情況,入學成績要比正常錄取分數低很多。搞笑的是,就連職場上,用人單位都願意錄用有一技之長的員工。所以不難發現,有太多的家長讓孩子學音樂就是沖著考級去的。鄰居,林女士去年幫女兒選了一種非常冷門的樂器,原本是想冷門點好考不費勁,本來想著學的人少了,考起來應該不難,但前幾天報名時才發現,和她有同樣想法的人還真不少,全撞一塊了。

當下,關於孩子學音樂、考等級的火爆市場,大家也是眾說紛紜,利弊不一。就像林女士說的:“即使我們孩子以後成不了音樂家,多掌握一門特長技能也是不錯的,一定能給她帶點好處,所以現在為考級,讓大人和孩子吃點苦值得。”

可是,在這觀點上,她丈夫則是有不同的意見,他覺得不應該只是為了考級才學音樂的。他認為,音樂應該是一種藝術修養,而不是單純的特長,如果自家孩子確實有音樂天賦,就算再苦再累也要幫助孩子好好培養。可是孩子如果沒有這方面的天賦和興趣,硬著頭皮逼孩子去學個冷門樂器考級,反而會讓孩子憎恨音樂、遠離音樂。甚至影響傳統教育的培養,畢竟大家都為考級二來,孩子們學習到的只是單純的音樂技巧而已,而不重視培養孩子的音樂素養,所以,一旦孩子拿到等級,將來不學不練了,這些技巧也就沒有價值了。倒不如花些心思培養他真正的興趣。可是由於目前的教育、升學、就業體制,他也是頗感無奈。

對此,有相關專家就指出,在培養兒童才藝特長上要慎重考慮和安排,切莫成了孩子的負擔。家長們前往不要進入“一廂情願、貪多求全、強迫培養”的誤區。在培養兒童才藝上,希望家長們能夠端正認識,根據孩子成長特點和心理特點正常引導,需要明白,特長教育、才藝培養只是教育環節中的一部分,也要關注孩子知識、品德、行為等方面的教育。不宜將某部分看得過重,給孩子嚴重心理壓力,建議平常心對待,讓孩子力所能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