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孩子愛發脾氣 “忽略法”讓他“沒脾氣”

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成長,大多數的孩子會出現一些任性的行為。特別是那些對孩子過於溺愛、嬌慣的家庭,對孩子百依百順,更會促成孩子的壞脾氣。一旦有什麼事情不能按孩子的想法去做,小小年紀發起脾氣來,連大人都擰不過,家長們傷透了腦筋。

其實孩子的脾氣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養成。父母的教育不當尤其是忽視對其進行情緒管理教育是一個重要原因。所以孩子發脾氣的習慣,可以說都是大人“管”和“慣”出來的。

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如果一味退讓,或者針鋒相對,都只會讓孩子變本加厲,而這時家長再多的教導也無濟於事。相反,父母如果能用“忽略法”(先給時間和空間讓孩子自己控制、管理壞情緒,也就是先讓孩子冷靜下來,等他沒脾氣後再與孩子交流),用這樣的溝通方法可能會更有效果。
對待發脾氣的孩子,家長絕對不要斥責或者體罰孩子,因為斥責等於火上澆油,而體罰更是把父母的無能暴露無遺。特別是家長火冒三丈、怒不可遏的樣子,等於是孩子發脾氣的“榜樣”。好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提高管理情緒的能力,讓孩子冷靜下來自己反思。
一、孩子發脾氣時不講話
很多家長都習慣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跟孩子辯論或爭吵,這種行為往往會更激怒孩子。孩子發脾氣時不理他其實是一種智慧的做法,因此孩子歇斯底里的時候根本聽不進去任何道理。
二、待孩子平靜下來再理智處理

孩子的情緒恢復平靜後,家長再尋找合適的機會瞭解孩子不滿的原因,教育孩子認識發脾氣的危害,學會以理智駕馭感情;同時,對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應主動給予滿足,不合理的要求堅決不能滿足;讓孩子明白,凡事必須講道理,無理寸步難行。

三、父母的態度要統一
對人小脾氣大的孩子而言,家長教育的口徑必須一致,不贊成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的教育方法,這樣會助長孩子的“氣焰”,長此以往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讓孩子的壞脾氣難以消除。

四、父母不可發脾氣

當面對孩子的壞脾氣時,很多父母往往以暴制暴,這樣往往不利於孩子情緒的冷靜。作為家長,先必須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在孩子跟前大吼大叫,這樣孩子可能會受到感染,找到“榜樣”。

五、瞭解孩子的願望
很多孩子會在自己的願望無法得到滿足時就跟父母發脾氣、鬧情緒。但其實孩子有很多願望都是合理的,所以家長千萬不要在對孩子願望不瞭解的情況下就先發火,更不要將自己的願望強加給孩子,造成孩子的對立情緒。

六、給孩子一個臺階
孩子失控情緒什麼時候能平靜下來,家長肯定能感覺到。孩子不再歇斯底里時,家長就是時候進行干預了,適當的陪伴讓他平靜下來。這時孩子都不想再發脾氣了,家長應該趁機給孩子一個臺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就很好,讓孩子重拾快樂,也挽回了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