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望、聞、問、切”助媽媽百里挑“衣”

孩子的皮膚稚嫩又不懂得表達,寶寶衣物的選擇成了許多媽媽們的大難題。所謂衣食住行,總不能讓寶寶不穿衣服或者只穿別人家的舊衣物吧?純棉的好像很安全,但是有些衣服款式又不好看,老是只穿純棉服飾的“土”娃也不成啊。童裝怎麼選?“望、聞、問、切”挑衣四步驟來幫忙。

1、望

時尚的媽媽挑童裝會看款式設計,無微不至的媽媽喜歡一切的純棉服飾。但是媽媽們可別忘了,要看衣服的吊牌和標籤才是寶寶衣物挑選的關鍵。

TIPS:吊牌、標籤

吊牌上的資訊包括:產品名稱、製造商的名稱及位址、產品標準編號、產品品質等級、安全技術類別、合格證明等六項內容,除此之外,如果有特殊說明,吊牌上也應需標注。媽媽們要仔細查看吊牌上的資訊以判斷衣物來源的可靠性。

同時,凡是3歲及以下、或110公分及以下的嬰幼兒服裝,吊牌規定要注明“A類、嬰幼兒用品”字樣。而110公分以上的童裝應依據是否貼身穿著來注明A類、B類、C類(非直接接觸皮膚的服裝至少符合C類,直接接觸皮膚的服裝至少符合B類標準)。

標籤是附著在服裝本身上的,標籤上有三項內容:服裝的號型或規格、採用原料的成分和含量、洗滌方法。為防止穿著不適,嬰幼兒內衣成品的商標、標籤均應縫製在衣服外表面,或設計成方便拆卸的車縫形式。

2、聞

聞是一個簡單易行判斷衣物是否安全的有效方法。仔細聞一聞,如果有刺鼻的異味,則可能是PH值超標,或者是服裝生產中使用有害染料、後整過程中甲醛等有害成分遺存、超標等導致的。國家標準對童裝類產品的PH值要求是在4.0-7.5之間,此外,“新國標”也列出了24種可能致癌的可分解芳香胺,限定每公斤紡織品不得高於20mg。

另外,童裝使用的面料一般優先選擇純棉、純麻。在選購時可從服裝底邊或縫處抽下一小根纖維,用打火機點燃,如果接觸火焰時立即燃燒且有紙燃燒時的氣味,其殘留物是灰黑色或灰白色時,可以認為是棉或麻纖維。

3、問

在為孩子選購服裝時不僅要詢問價格,用價格高低判斷童裝的品質優劣。更要問清楚服裝的面料、洗護方法、進貨來源等,如果對方支支吾吾、無法明說,則應該考慮對方的專業度和進貨管道是否安全。雖然一般童裝面料比成人服裝安全,但是一些新的面料類型、創新工藝等,不可盲目選擇。

4、切

這裡的“切”指的是摸,這個環節主要考驗衣物的面料和品質。首先,如果童裝面料手感粗糙,或有不均勻的棉結、顆粒感,摸上去特別硬,媽媽們就儘量不要購買。優質的面料除了要透氣、柔軟舒適,而且還要有足夠的彈性,因此在摸的時候還要考察衣物的彈性。

其次,對於衣物上的小配件,要摸清是否結實,如繩索拉帶否按規定打結或固定;袖口收緊時,長袖袖口處的繩帶是否完全在服裝裡面;童裝上蝴蝶結是否固定不鬆開等。

國家對於童裝的生產標準都有嚴格規定,如果媽媽們還擔心以上說明不夠全面,不妨找出相關規定稍加學習,在購買的時候一一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