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訓練寶寶自己大小便比較好?
初生嬰兒的大小便通常是一種下意識的反射作用,只要膀胱內的尿液裝得差不多了,自然會尿出來。因此,這時候要求他以自我意識層面來控制大小便,是不可能的。曾經看過有些媽媽在產後不久,就開始這項重大的訓練,結果使母子展開一場自主權的爭戰,雙方的挫折感破壞了親情的品質。
大小便的學習原本就是自主權的訓練。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自然會體驗到什麼時候應該收,什麼時候應該放;但是,在孩子還沒有體驗充分的愛、還沒有對母親建立起適當的信賴、對自己及外界間關係的概念還混沌未開時,我們怎能要求他接受自己控制自己的訓練?也就是說,在孩子還小,還沒有能力借意識層面去控制大小便的時候,就開始訓練他,太重的壓力等於是剝奪了孩子享受大小便那種解放後所帶來的舒適感。孩子小的時候無力反抗成人加給他的學習壓力,隨著他的成長,很可能會出現許多行為問題。
越早開始訓練越快學會嗎?
有研究報告指出,孩子大小便訓練開始的早晚,與他自己能控制排尿的早晚,並沒有絕對的關係。在一歲以後,能達成排尿控制的孩子極少。二歲到四歲時,能控制排尿的人數迅速增加。
在性別方面,二、三歲以後,女孩比男孩較早會控制排尿。這種差異可能是因為女孩的生理成熟較早,對小便訓練反抗較小。
訓練要考慮身心的成熟度
什麼時候開始訓練孩子大小便比較恰當呢?一般說來,時間並不是關鍵,最重要的是看孩子生理和心理的成熟度。
從生理方面來看,最起碼要等到孩子會站、會走的階段。這時,孩子直腸括約肌的功能發展得比較健全,糞便可以在直腸內停留一段時間,也就是他可以憑自我意識控制排便了。其次是孩子要能夠與外界溝通,要會用語言或聲音表達便感、聽得懂指示,這時他才能有效地接受正確的訓練。從心理方面來看,最少也要在孩子斷奶之後。通常孩子在斷奶以後,心理發展正是從口腔期轉入肛門期,他對自己與外界已經有了基本的信任經驗。
一般來說,孩子在一歲半到兩歲之間,生理和心理已經發展到可訓練的基本程度,是可以考慮開始嘗試訓練他大小便了。
對照顧者來說,孩子能自己大小便,固然可以減少洗尿布、換褲子、擦地板、為孩子清潔的時間;對孩子來說,也可以避免尿布疹、出門不便、被同齡幼兒取笑的機會,但是,訓練之前,要考慮下列的因素︰
1.孩子的膀胱控制能力︰是否隔約30分鐘以上才尿一次,而且每次尿量不少,而不是經常在滴濕褲子。2.肯配合照顧者的抱姿與口語指示(假如︰「尿尿」、「嗯嗯」等),不會執拗抗拒很久(例如︰啼哭或掙扎)。
若希望孩子能在便盆上尿尿,則要考慮他是否能獨自坐在便盆上4、5分鐘;若希望孩子會表示尿意,則要考慮他是否已有表達能力(例如︰用明顯的表情或動作、會說「尿尿」或「嗯嗯」等話語來表示);如果是期望孩子能自行用便盆,則要考慮到他的行動能力、對便盆位置的認識,以及他把褲子拉上和拉下的能力。
在觀察、瞭解孩子的情況後,才能決定開始訓練孩子大小便的時間。因此,父母不要太著急,以免造成孩子因為不適應而導致情緒障礙,或出現所謂「心因性問題」(例如︰強忍不尿,直到控制不住而流出、便秘或隨時滴尿等)。這一切需要父母費心觀察、小心嘗試、彈性變通,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